香来桂树丛生处,招隐其如怀玉东。
白发满头唯我独,清诗脱手几人同。
影摇明净云间月,声滴幽微雨后风。
秋以此花相劳苦,世涂谁拙又谁工。
这首诗是王之涣在唐宪宗元和八年(813年)任永嘉县尉时所作。
次韵昌甫,是说诗人对友人的酬唱。昌甫即刘禹锡。次韵,就是用原诗的韵,另写一首诗作答。此诗即用刘禹锡的《赠别》诗意,而自为一首以答之。
香来桂树丛生处,招隐其如怀玉东。
桂树丛生的地方,正是人们寻找隐居之所的地方。“其”,指代“桂树”。
招隐,语出晋陶潜《归去来辞》:“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这里借指隐居。
怀玉,语出汉东方朔《非有先生传》:“淮南王谋反被诛,乃谓其徒曰:‘某少时尝游学楚、吴之地,负气好节,故幸得脱。”这里以“怀玉”代指隐居的人。
白发满头唯我独,清诗脱手几人同。
只有我这满头白发的人,才真正懂得如何写“清诗”。
清诗脱手几人同:清诗脱口而出,不是一般人能写的出来的。
清诗,指清新自然的诗。脱手,指信手挥洒,随手写出。几人同,指很少有人能够写出这样的诗来。
影摇明净云间月,声滴幽微雨后风。
月照云缝中,风吹云隙里。
云间月,指月亮映照在云层之间的景色。
云缝,是指天空的云层中间形成的缝隙,也比喻诗文中的警句或佳句,言其精妙。
雨后风,是指细雨过后的微风。
雨后风,指雨过天晴后吹来的微风。
秋以此花相劳苦,世涂谁拙又谁工?
秋天因为这种花而感到辛苦,世上又有谁比得上这花呢?
劳苦,指因某种事物而感到辛苦。
谁拙谁工,是宋人陈与义的诗句,意思是谁聪明谁不聪明?这里借用此意,指世上还有谁能像这种花这样出色呢!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兼咏怀的七绝。全诗紧扣桂花展开联想和想象。开头两句由桂花引出了“招隐”和“怀玉”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接着两句以“白发”自喻,抒发了作者对世事的厌倦;第三、四句通过写桂花的影子和声音的变化,形象地描绘了桂花的美丽动人;最后两联诗人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感慨万分。整首诗构思新颖,寓意深刻,富有哲理,给人以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