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来风叶已纷披,景到怀人意可知。
时泰果能同道泰,行危何必更身危。
独怜水后浑休说,相与山间是寄诗。
空眄庭柯又如许,彼陶终是得颜怡。
【解析】
此诗是王安石对苏轼的《次韵昌甫》诗的和作。全诗四联,每联都紧扣“秋来”二字,从不同角度抒写怀人之情。第一联写秋天到来时,树叶已纷纷飘落;第二联写自己虽然与东坡一样,处境艰难,但却能同心同德;第三联写自己虽处危境,但并不感到危险;第四联则写两人虽分别两地,却相互思念,彼此寄诗相慰。全诗意境高远,感情深沉。
【答案】
(1)秋风萧瑟,树叶纷乱地飘落着。(“风叶已纷披”:指秋季的来临,天气转凉,树木开始落叶。)
译文:
秋风萧瑟,树叶纷乱地飘落着。
(2)当此际遇之时,我与子瞻心志相通,彼此理解,无话不谈。(“景到怀人意可知”:指苏轼此时在黄州,他因被诬陷而入狱,身处逆境,心情郁郁不得志,因此作者很了解他的苦衷。)
译文:
当此际遇之时,我与子瞻心志相通,彼此理解,无话不谈。
(3)即使我们的处境相同,难道我们就不能同心协力吗?(“时泰果能同道泰”:指作者所处的政治环境与苏轼相似,两人都有被贬官的遭遇,他们的处境相同。)
译文:
即使我们的处境相同,难道我们就不能同心协力吗?
(4)我虽身居险境,但我并不感觉危险。(“行危何必更身危”:指作者当时虽然被贬官,但并不因此而感到危险。苏轼曾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作者也曾经被贬到湖北黄州,两人有共同的经历。)
译文:
我虽身居险境,但我并不感觉危险。
(5)我独自欣赏山水之间,没有谁可以与我共语。(“独怜水后浑休说”:指作者在山水之中,没有人可以与他谈论心事。)
译文:
我独自欣赏山水之间,没有谁可以与我共语。
(6)我们相互慰藉、相互勉励,就像在山涧间互相寄送诗歌一样。(“相与山间是寄诗”:指作者在山水之间相互安慰、勉励,像互相赠答诗歌一样。)
译文:
我们相互慰藉、相互勉励,就像在山涧间互相寄送诗歌一样。
(7)看着庭前那棵梧桐树,又有几时是绿的了。(“空眄庭柯又如许”:指作者看着院子里的那棵梧桐树,它已经长满了绿叶了,已经是很久没有看到它的叶子变黄了。)
译文:
看着庭前那棵梧桐树,又有几时是绿的了。
(8)我始终不能忘记陶渊明先生,他是那样快乐地生活在大自然中啊!(“彼陶终是得颜怡”:指陶渊明最终能够快乐地生活着,就像他在自然之中那样自在。)
译文:
我始终不能忘记陶渊明先生,他是那样快乐地生活在大自然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