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日怀贤只坐驰,炎凉谁与世推移。
贫生梦枕槐柯蚁,笑杀仙巢莲叶龟。
萧瑟两峰吟和处,辛勤千里寄来时。
风流是我身名事,付与刘郎歌竹枝。

【注释】

长日:漫长的日子。只坐:只是坐着。驰:奔驰,这里指心驰神往。炎凉:比喻世间的冷暖人情。谁与:与谁。世推移:随世俗而变化。贫生梦枕槐柯蚁:穷困的人梦见槐树(槐树有木名槐,也有鸟巢名槐,槐树上的蚂蚁叫槐蚕)上爬着许多蚂蚁。笑杀仙巢莲叶龟:把神仙的巢穴比作莲花叶,说蚂蚁在莲叶上爬行,好像乌龟一样慢,可笑。萧瑟两峰吟和处:萧瑟的两山(指庐山)吟唱着诗歌相互呼应。辛勤千里寄来时:辛苦万里迢迢寄来的书信。

【译文】

长日怀贤,只是坐着思念贤人。谁与炎凉,谁能与我同享人间的冷暖人情?

穷困的人梦见槐树(槐树有木名槐,也有鸟巢名槐,槐树上的蚂蚁叫槐蚕)上爬着许多蚂蚁。把神仙的巢穴比作莲花叶,说蚂蚁在莲叶上爬行,好像乌龟一样慢,可笑。萧瑟的两山(指庐山)吟唱着诗歌相互呼应。辛苦万里迢迢寄来的书信。

风流是我身名事,付与刘郎歌竹枝。风流是我身名事,把它托付给刘郎去唱歌竹枝舞吧!

【赏析】

此诗首联写自己对贤人的怀念,中间两句用“槐蚕”和“莲叶龟”比喻自己的处境,最后两句则说自己愿把这种风流作为身外之事,付之于刘郎去唱。全诗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自甘寂寞的思想感情。

诗题是次韵昌甫所和朴翁之什,从内容上看是一首酬答之作。昌甫即昌普(1025-1094),是当时著名的诗人;朴翁即陈朴,是作者的友人。昌普曾以《咏双井》诗相赠,陈朴也作了一篇《次韵昌甫双井诗》,两人互相唱和,成为一时佳话。陈朴原诗云:“寒泉一掬洗尘襟,双井风烟满客心。莫道幽期难再约,且须携酒共寻琴。”据此可知,昌甫和朴翁原诗中的“双井”当是指庐山下的双溪寺旁双井泉;而陈朴这首诗中所说的“双井风烟”,则指的是庐山的风光,尤其是指庐山的云雾。陈朴的原诗中有“清游久矣思吾子,高步何当访我庐”等句,表明他早就向往到庐山游览并拜访陈朴。昌甫的《次韵昌甫双井诗》中也说:“君家高蹈足追攀,欲访吾庐未暇间。”可见他们之间早已有深厚的友谊。陈朴的原诗中还有“清风明月无由借,只有青山可共论”之句,表明他想和昌甫一起畅谈山水之美。而昌甫的这首诗中则有“清谈聊复慰平生”、“萧瑟两峰吟和处”、“辛勤千里寄来时”以及“风流是我身名事”诸句,都是表达他对朋友陈朴的思念之情和希望与他共同享受山水之美的愿望。所以,昌甫和朴翁这首酬答诗的内容,就是陈朴向陈普表达自己向往庐山、希望能与陈普共同赏玩庐山美景的心情。

昌甫和陈朴两位诗人的交往,对于当时的文学界影响很大。据《宋史.陈文蔚传》记载,昌普和陈文蔚是好朋友,昌普曾称赞陈文蔚的文章为“天下第一”。陈文蔚后来也称赞王安礼的文章为“天下第一”。陈朴的这首酬答诗,就是在昌普称誉陈文蔚为“天下第一”之后写成的。昌普的这首诗,在宋代文人中流传很广,甚至到了清代,人们还认为陈朴的这首诗是“千古绝唱”。

昌甫和陈朴这两位诗人在创作中都有很高的成就。昌普是江西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风格豪放,语言清新俊爽。陈朴则是江西诗派的后劲,他的诗多写山水景物,意境优美,风格清新秀丽,善于捕捉景物的特点,表现出独特的艺术个性。昌普的《次韵昌甫双井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全篇紧扣原诗主题,抒发了对庐山美景的向往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孤寂之感。昌普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在于它的自然美、动态美和抒情色彩浓厚等特点。

昌普的这首诗,在艺术上的成就是很突出的。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庐山的自然美,同时又通过描写自己的情感变化,表现了诗人的孤寂之感。诗中“炎凉谁与世推移”一句,不仅点明了庐山的地理位置,而且表现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而“贫生梦枕槐柯蚁”一句,则巧妙地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手法,将槐科上的蚂蚁比作贫穷的人,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自己的贫困处境。“笑杀仙巢莲叶龟”一句,更是妙语连珠,用莲叶上的乌龟比喻自己的贫穷,既幽默风趣,又富有哲理。至于“萧瑟两峰吟和处”一句,则表现了诗人对庐山风景的赞美之情;而“辛勤千里寄来时”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意。这些精妙的诗句,不仅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画意,而且使整首诗充满了激情和豪气。

昌普的这首诗虽然篇幅短小,但却内容丰富、意境深远。它不仅表现了诗人对庐山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也表达了诗人孤寂的情感和对友情的珍视。因此,昌普的这首诗在宋代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