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何在在乾封,想见书灯焰吐虹。
节物正随云物转,君心应与我心同。
梅花未有水边蕊,枫叶已无山外丛。
何日持杯相劳苦,夜长霜重听鸣鸿。
【解析】
此诗作于诗人被贬为岳州司马之后。“故人何在”一句,表达了作者对故人的怀念之情。“想见书灯焰吐虹”一句,运用拟人化手法,形象地描绘了书灯闪烁的景象。“节物正随云物转”一句,既写自然景物的变化,又暗寓时事的变迁。“君心应与我心同”一句,以“君心”“我心”相对照,表达了与友人心意相通、情意相投的情怀。最后两句,用“梅花未有水边蕊,枫叶已无山外丛”抒发了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答案】
译文:
夜深人静的时候常常想起你啊!
老朋友在哪里呢?就在乾封吧,我想看见那一盏盏灯火。
时节物候都随着云和风的变化而变化,你的心应该和我的心一样。
没有见到梅花长在水边的花蕊,枫树已经没有了山外的丛林。
何时能拿杯酒来慰劳你,夜长霜重的时候,听到鸿雁的叫声。
赏析:
首二句是说,在深夜里我时常想念我的故人,想到故人在哪里?就在乾封吧,因为那里有一盏盏灯光,所以我想看见那灯火。“至日夜坐怀伯皋”,点明时间是在夜晚,说明诗人思念故人之久,以及他内心的焦虑不安。“何在”二字,表明诗人对故人的深切怀念。“想见”二字则把这种盼望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三四句是说,节物都随着云和风的变化而变化。这里不仅写出了自然界的变化,而且巧妙地暗喻了时事的变化。“节物正随云物转”,这一句中“转”字下得很恰当。因为诗人此时被贬为岳州司马,心中难免有些失落,所以看到节物的变化,也感到世事的沧桑。而“君心应与我心同”,则进一步表现了二人心心相印、彼此默契的感情。
五六句则是说,我没有见到梅花长在水边的花蕊,也没有见到枫树生长在山外的丛林。这句中“未”字用得十分巧妙,突出了作者的失望之情。同时,这两句也是对当时政治形势的一种隐喻。
末两句是说自己何时才能像李白那样,拿着一杯美酒来慰劳你,夜深霜重的时候,听到鸿雁的叫声。这里运用典故,将李太白比作自己,表现出自己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