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斋元在玉山深,六月都无暑气侵。
一县闲人都不见,四方贤者始来寻。
烟岚处处多真意,钟磬时时起梵音。
既出城南过朝露,云仍留得是书琴。
有怀尹贤良玉山旧居
方斋元在玉山深,六月都无暑气侵。
一县闲人都不见,四方贤者始来寻。
注释:方斋,指作者的住所,位于一座高山之中,地势较高,不易受外界气候的影响。
玉山,指高山,象征高尚、纯洁的品质。
六月,指初夏时节,天气炎热,但对于生活在高山之中的人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都无暑气侵,说明高山之高,使得炎热的气候无法侵袭,反而带来了凉爽。
一县闲人,指那些居住在山下的人,他们因为地处低矮,容易受到炎热气候的影响,所以很少见到他们。
四方贤者,指来自全国各地的有才能的人。
始来寻,表示这些人都是慕名而来的,希望找到一处可以修身养性的地方。
烟岚,指山间的云雾,象征着高洁、清雅的氛围。
真意,指山间的真实景色,给人以心灵上的净化和升华。
钟磬,古代寺庙中用以报时、礼佛的音乐器具。
梵音,佛教音乐,代表着宁静、和谐的氛围。
城南,指作者居住地的南面地区,这里曾经有过一片竹林,如今已不复存在。
朝露,指清晨的露水,是自然界的美好景象之一,象征着生命的短暂和珍贵。
云仍留得是书琴,意味着尽管这片山林已经被开发利用,但仍然有那么一些地方保留着自然之美,让人能够感受到那份宁静与美好。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描写隐居生活的诗歌。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居住地的地理位置及其周边环境,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喜爱和向往。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如“六月都无暑气侵”、“烟岚处处多真意”等,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清新、宁静的世界。此外,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描绘山下与山上的不同景象,进一步突出了高山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