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浊酒下莼丝,不负东吴薄宦期。
安得林逋同隐约,尚凭张翰写心思。
人间美恶吾能会,物外清闲世莫知。
更待西风小摇落,鲈羹盐豉转相宜。
【注释】
喜见莼丝:高兴见到鲈鱼的细丝。莼丝,即鱼脍,用鱼制成的细丝,是江南一带的特产。
浊酒:粗酒。
林逋:北宋诗人,以隐退著称,常结庵西湖中,种梅花、竹、松于庭中。后人因称隐居者为林逋居士。
张翰:西晋文学家,博学能文,善谈名理,后弃官隐居,归乡时见秋风起,遂作《秋风词》,有“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之句。
盐豉:调味品。
【赏析】
此诗作于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是苏轼在密州知州任上所作。当时苏轼被贬密州,心境极为抑郁。他写下了这首寄意深长的七律,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和向往自然、追求清闲的情趣。
首联“一杯浊酒下莼丝,不负东吴薄宦期”,写诗人与朋友欢聚饮酒。酒杯里斟上一杯浊酒,品尝着鲈鱼脍丝,这顿美餐不辜负了作者到这东吴任职的短暂时光。
颔联“安得林逋同隐约,尚凭张翰写心思”,写诗人对隐居者的羡慕。苏轼想:如果能够像林逋那样隐居,那该多好!我仍然可以凭借张翰的才能写出自己的心志来。林逋,北宋诗人,字君复,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县)人。一生淡泊名利,隐居西湖,著有《逍遥堂集》。张翰,西晋文人,曾因见秋风起而思故乡,遂辞官回家。
颈联“人间美恶吾能会,物外清闲世莫知”,进一步抒发了作者的感慨之情。人间好坏我能体会,但世俗纷扰,我却无心过问。
尾联“更待西风小摇落,鲈羹盐豉转相宜”,表达出诗人对秋天的到来充满期待的心情。秋风渐起,秋意渐浓,这时最适宜吃鲈鱼,再搭配上清淡的盐豉汤水,真是人间一大美味啊。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幅美丽的自然风景画,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