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日已老,梦寐思故山。
故山修竹多,春流正潺湲。
喜汝调官归,尚得年岁闲。
为我守坟墓,经理田舍间。
四时温饱外,寻幽可怡颜。
出入更择友,势利常怀奸。
因风频寄书,慰此双鬓斑。
潮横渔浦渡,水满龙山湾。
离眼望征棹,形滞心已还。
谁怜辇毂吏,青衫裹痴顽。
送八歌归寓里
我觉日已老,梦寐思故山。
故山修竹多,春流正潺湲。
喜汝调官归,尚得年岁闲。
为我守坟墓,经理田舍间。
四时温饱外,寻幽可怡颜。
出入更择友,势利常怀奸。
因风频寄书,慰此双鬓斑。
潮横渔浦渡,水满龙山湾。
离眼望征棹,形滞心已还。
谁怜辇毂吏,青衫裹痴顽。
【注释】:
- 送八歌:送友人八歌回故乡。
- 故山:故乡。
- 修竹:高洁的竹子。
- 潺湲(chan an):水流声。
- 喜汝调官归:你高兴的被调往家乡做官。
- 尚得:还能。
- 我守坟墓:我负责守护先人的墓地。
- 经理田舍间:管理农田房屋之间。
- 温饱外:在温饱之余。
- 寻幽:寻找山水中的幽静之处。
- 势利常怀奸:趋炎附势的人常常心怀奸诈。
- 因风频寄书:乘着顺风频频地寄出书信。
- 此双鬓斑:这两鬓的头发都已变白。
- 潮横渔浦渡:潮水横过渔浦河。
- 水满龙山湾:河水涨满龙山的湾子。
- 离眼望征棹:看着远去的船只。
- 形滞心已还:身体滞留了但心思已经返回了。
- 谁怜辇毂吏:谁能可怜我这个在朝廷当官的小官?
- 青衫裹痴顽:穿着青色官服的傻瓜。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以“送八歌归寓里”为题,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及对其仕途顺利、早日回归故里的祝愿。全诗情感真挚,语言平易自然,是唐人七绝中难得的佳作。
首联“我觉日已老,梦寐思故山”。诗人感叹时光飞逝,岁月不饶人,自己已是白发苍苍的老翁。然而,他仍不忘故乡,夜夜梦寐都在思念那片故土。这里的“日已老”,既指岁月流逝,更暗示诗人的衰老;“思故山”,则透露出他对故土的深深眷恋和不舍之情。
颔联“故山修竹多,春流正潺湲”。诗人描绘了自己家乡的景象——那里有一片茂密的竹林,春水潺潺流淌。这里的“修竹”,不仅是指高大挺拔的竹子,也象征着坚韧不屈的品质;而“春流”则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整联画面清新自然,仿佛让人置身于那静谧的山林之中,感受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颈联“喜汝调官归,尚得年岁闲”。“汝”指诗人的朋友或亲人,这里指的是诗人自己。诗人欣喜地听到朋友调回故乡的消息,同时也为自己能有机会陪伴亲朋好友度过美好的时光感到庆幸。“尚得年岁闲”,意味着诗人在这段时间里可以好好休息、陪伴家人,享受那份宁静与幸福。
尾联“为吾守坟墓,经理田舍间”。“吾”在这里指的是诗人自己或者他的亲友,他们需要有人守护自己的墓地,管理自己的财产。这体现了诗人对于家庭责任的自觉承担和对亲友的关爱之情。同时,这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因为在他心中,还有未完成的心愿等待着实现——“为我守坟墓,经理田舍间”。
这首诗以送别为题,通过描写诗人对故土的深深思念及对好友的祝福之情,展现了一种深情厚意、朴实无华的人文精神。同时,它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一些特点,如人们对于亲情、友情的重视以及对家国情怀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