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居覆载间,阴阳为盛衰。
我观众草木,春风不相遗。
春风暂能荣,还有摇落时。
区区诿消长,岁月胡能支。
世人如草木,世态岂异兹。
扰扰方寸中,坐受宠辱移。
昼锦方自眩,饮水谁汝知。
可怜千金躯,坐困毫与釐。
大哉孔孟志,夫子真能师。
浩然刚在气,直养充四维。
贫富未易动,寒暑何从窥。
塞马无倚伏,昭琴谢成亏。
还观傥来物,造物戏小儿。
臞仙事吐纳,阅世犹有之。
至人不导引,眉寿何复疑。
惟应广成子,当与此心期。

这首诗的作者不详,可能是一位古代的诗人。诗的主题是赞美自然和人生的无常,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解读和赏析:

  1. 物居覆载间,阴阳为盛衰。
  • “物”:指万物,自然界的一切事物。
  • “居”: 处于,存在于。
  • “覆载间”: 宇宙之间。
  • “阴阳”: 天地之间的阴阳之气,代表了宇宙的两种基本力量。
  • “为盛衰”: 代表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1. 我观众草木,春风不相遗。
  • “观众”: 观察,体会。
  • “草木”: 指植物,自然界的生灵。
  • “不相遗”: 不抛弃,不放弃。
  1. 春风暂能荣,还有摇落时。
  • “荣”: 繁荣,兴盛。
  • “摇落时”: 秋天,树叶飘落的季节。
  1. 区区诿消长,岁月胡能支。
  • “区区”: 微不足道,小量。
  • “诿”: 放任,听凭。
  • “消长”: 增长和减少,指事物的发展和变化。
  • “岁月”: 时间,岁月流转。
  • “胡能支”: 哪里能支撑。
  1. 世人如草木,世态岂异兹。
  • “世人”: 普通人。
  • “如草木”: 比喻人的一生像草木一样短暂。
  • “世态”: 世间的风气和习俗。
  • “岂异兹”: 难道不一样吗?
  1. 扰扰方寸中,坐受宠辱移。
  • “方寸”: 心中,内心。
  • “扰扰”: 纷乱,混乱。
  • “宠辱”: 荣耀和侮辱。
  • “坐受”: 被动地接受。
  • “移”: 改变。
  1. 昼锦方自眩,饮水谁汝知。
  • “昼锦”: 白天得到荣誉或富贵。
  • “自眩”: 自己炫耀。
  • “饮水”: 比喻生活清贫,无以为继。
  • “汝知”: 你了解吗?
  1. 可怜千金躯,坐困毫与釐。
  • “千金”: 形容非常宝贵的东西。
  • “躯”: 身体,身躯。
  • “坐困”: 长时间被困境困扰。
  • “毫与釐”: 古代计量单位,一毫、一分、一厘都是十分之一。
  1. 大哉孔孟志,夫子真能师。
  • “大哉”: 伟大啊。
  • “孔孟”: 孔子和孟子,儒家的代表人物。
  • “夫子”: 对老师的尊称。
  • “真能师”: 真是良师益友。
  1. 浩然刚在气,直养充四维。
  • “浩然”: 形容正气凛然。
  • “刚在气”: 正直的气质在体内。
  • “直养”: 正直地培养。
  • “充四维”: 充满四方的空间,形容影响深远。
  1. 贫富未易动,寒暑何从窥。
  • “未易动”: 不易改变。
  • “寒暑何从窥”: 寒暑变化从哪里可以窥探?
  1. 塞马无倚伏,昭琴谢成亏。
  • “塞马”: 指骏马,健壮的马。
  • “倚伏”: 依靠和依附。
  • “昭琴”: 明亮的琴声。
  • “谢成亏”: 指音乐演奏中的起伏跌宕。
  1. 还观傥来物,造物戏小儿。
  • “傥来物”: 随意到来的事物。
  • “造物”: 造物主,创造万物的神。
  • “戏小儿”: 像小孩子一样玩耍。
  1. 臞仙事吐纳,阅世犹有之。
  • “臞仙”: 形容人身材瘦弱,有仙风道骨的样子。
  • “事吐纳”: 指道教修炼中的一种方法,通过吐纳调节呼吸和气息。
  • “阅世”: 经历世间的事。
  1. 至人不导引,眉寿何复疑。
  • “至人”: 道德修养达到最高境界的人。
  • “不导引”: 不进行引导式的修炼。
  • “眉寿”: 长寿。
  • “何复疑”: 还有什么可怀疑的?
  1. 惟应广成子,当与此心期。
  • “广成子”: 道教神话传说中的仙人广成子,传说他能长生不老。
  • “当与此心期”: 应该与这样的心境相期许。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和个人生命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和自然法则的深刻理解,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高尚道德的追求和对超脱世俗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