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晚得膏泽,荞花香满村。
稍令催科帖,迤逦不到门。
我有贤太守,手抚疮痍痕。
未遽舍我去,寿公福祉繁。
一饱诚难得,敢忘肉骨恩。
争看刺史天,扶携上墙垣。
忽惊麋鹿姿,中有诚意存。
顾予一廛氓,聊诵野老言。
【注释】:
岁晚得膏泽,荞花香满村。岁末得到恩泽,荞花的香气充满了村庄。
稍令催科帖,迤逦不到门。稍作命令催要赋税的文函,却迟迟不送到我家门口。
我有贤太守,手抚疮痍痕。我有一个贤明的太守,他亲手抚慰着战争创伤的痕迹。
未遽舍我去,寿公福祉繁。没有匆忙地离开我,您老人家的福祉将更加丰富。
一饱诚难得,敢忘肉骨恩。一顿饱餐真是难得,怎敢忘记您的救命之恩。
争看刺史天,扶携上墙垣。争相观看刺史的天颜,扶持我登上城墙。
忽惊麋鹿姿,中有诚意存。突然看到像鹿一样的神态,里面藏着真诚的心意。
顾予一廛氓,聊诵野老言。回头看我这个平民百姓,只能朗诵些乡间老人的话语。
【赏析】:
次韵曲水泛舟四首,此为第四首
这是一首颂圣诗。全诗写诗人与贤太守的关系,表现诗人感恩图报的心情。
前四句写诗人受到官府的照顾,生活安定,心情愉快。岁暮得膏泽,指岁暮(年底)收到官府的恩惠;荞花香满村,指农家在冬天种荞麦,荞麦开花时散发出香味,飘满整个村庄。这两句是说,一年辛苦劳作后,终于有收获了,农家的荞麦花开满山头,香气弥漫全村。荞花是荞麦的花,这里借指庄稼人。这两句诗以荞花喻庄稼人,写出庄稼人在丰收季节的喜悦心情。
中间四句写贤太守给诗人带来的恩德,诗人感激涕零。稍令催科帖,迤逦不到门,指官府派差役催收赋税,但始终不肯到诗人家中来;我有贤太守,手抚疮痍痕,指诗人虽然身患疾病,但在贤太守关怀下得以康复;未遽舍我去,寿公福祉繁,指贤太守没有急于离开诗人而去,而是让诗人继续安心养病,希望贤太守的福气能更加旺盛;一饱诚难得,敢忘肉骨恩,指诗人虽然吃到了一顿饱饭,但是不敢忘记贤太守给予的救命之恩。
最后四句写诗人对贤太守的景仰之情。争看刺史天,扶携上墙垣,指大家争抢着去看这位贤太守的风采,把他搀扶到城墙之上;忽惊麋鹿姿,中有诚意存,指忽然之间看见贤太守的神态,发现他的心中还有一颗真诚的心;顾予一廛氓,聊诵野老言,指回头再看我这个平民百姓,只是随意吟诵一些乡野老人的话罢了。
这首颂诗用典精当、形象生动、感情真挚、语言流畅。诗人把“贤太守”比作“麋鹿”,既表明了对贤太守由衷的爱戴和敬仰,也表明了诗人自己心有余悸的心理。诗人在赞美贤太守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