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晚伤为旅,君来适慰情。
郊扉寒少色,江渚夜多声。
报国怜他日,为儒愧此生。
那言离合际,更触壮心惊。
张奕见访逆旅
岁晚伤为旅,君来适慰情。
郊扉寒少色,江渚夜多声。
报国怜他日,为儒愧此生。
那言离合际,更触壮心惊。
注释:
- 张奕:人名,此处代指来访的人或客人。
- 岁晚伤为旅:岁月将尽,感到孤独和寂寞。
- 君来适慰情:您的到来正好慰藉了我的心情。
- 郊扉:郊外的门户。
- 寒少色:门扉因寒冷而显得有些暗淡。
- 江渚:江边的沙洲。
- 报国:为国家效力。
- 怜他日:担心将来不能实现。
- 为儒:做儒家学者。
- 愧此生:对自己的一生感到惭愧。
- 离合际:别离与团聚的时刻。
- 壮心惊:内心的激动和担忧。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九龄在客居异乡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岁月流转、友情相聚、国家大事的深深感慨和忧虑。首句“岁晚伤为旅”直接点明了诗题,表达了诗人在外漂泊的孤独和寂寞。接着,“君来适慰情”描绘了友人来访时的欣喜之情,使得诗人的心情得到了极大的安慰。然而,接下来的两句“郊扉寒少色,江渚夜多声”则透露出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友人到来的喜悦之间的矛盾情绪。
诗的中间部分,诗人开始思考国家的大事和个人的命运,“报国怜他日,为儒愧此生。”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和自己作为一名儒者的惭愧之情。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和个人责任的深刻思考,也显示了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最后两句“那言离合际,更触壮心惊”则是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内心情感的激烈反应。这里的“离合际”既指离别又指团聚,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聚散无常的认识和感叹。而最后的“壮心惊”则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焦虑和恐惧。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与朋友的相聚以及国家大事的忧虑,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