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仕潜郎省,通才适世资。
衣冠推吉履,州郡载遗思。
乔木陉山外,阴堂洛水湄。
令名千古在,沈刻争臣辞。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作,然后仔细辨识选项,最后综合比较得出答案。本题要求“赏析”,即对这首诗的内容、思想感情、手法等进行分析评价。其中手法包括表现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抒情方式)、表现技巧及艺术效果(表达技巧及审美效果)。
本题是两首诗的赏析,首先要注意这是一首律诗,每联句数相同,押韵相同,结构相同。第二句的“通才适世资”中的“通才”是指有广博的知识,“适世”指的是适应世俗;第三句的“州郡载遗思”中的“州郡”是指地方长官,“遗思”指被贬后仍怀念故土的情怀;第四句的“乔木陉山外,阴堂洛水湄”写的是诗人贬谪到外地之后,在家乡之外的地方树立了高大的乔木,在故乡的近旁修建了阴长的祠堂。而最后一联中“令名千古在,沈刻争臣辞”中的“令名”、“沈刻”均指诗人的名声,而“争臣辞”则是指后人对这位官员的赞颂之词。
【答案】
①“早仕潜郎省”中的“早仕”指年少时便进入仕途,“潜郎”指隐居不仕。②“通才适世资”中的“通才”是指有广博的知识,“适世”指的是适应世俗。③“衣冠推吉履”中的“衣冠推吉履”意谓衣帽服饰都显得吉祥如意,④“州郡载遗思”中的“州郡”是指地方长官,“遗思”指被贬后仍怀念故土的情怀。⑤“乔木陉山外,阴堂洛水湄”写的是诗人贬谪到外地之后,在家乡之外的地方树立了高大的乔木,在故乡的近旁修建了阴长的祠堂。⑥“令名千古在,沈刻争臣辞”中的“令名”意谓美名远扬,“沈刻”指沉痛地写文章,“争臣辞”则是指后人对这位官员的赞颂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