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重赍轻岂易持,何时登顿损瑰奇。
曾为什袭缇巾宝,一见寒姿不忍遗。
我们来解读这首诗。
诗句释义
1. 物重赍轻岂易持
- 物重:物品的价值高。
- 赍:携带、背负。
- 轻重:指物品的轻重和价值之别。
译文:携带的物品价值高却轻,难以长时间保持。
2. 何时登顿损瑰奇
- 何当:什么时候。
- 顿挫:形容行走或停歇的地方。
- 瑰奇:指珍奇美好的东西。
- 损:损坏、丢失。
译文:何时才能在行进中损坏珍贵的事物。
3. 曾为什袭缇巾宝
- 什袭:把东西装得非常牢固,形容十分珍惜。
- 缇巾:红色围巾,古代女子的一种装饰。
- 宝:珍贵之物,此处特指缇巾。
译文:曾经非常珍惜地将一件红色的围巾(缇巾)视为珍宝,小心翼翼地收藏着。
4. 一见寒姿不忍遗
- 一见:第一次看到。
- 寒姿:形容清冷、美丽的容颜或姿态。
- 遗:遗失、放弃。
译文:第一次见到它,就感觉它的美足以让我不忍心放弃。
赏析
这首诗以“宣甫随行有端石茶匣甚佳道中为仆夫所损某见之谓微瑕无伤”开篇,表达了作者对一个珍贵的物品(端石茶匣)因路途颠簸而受损的情感。随后的两句,“物重赍轻岂易持,何时登顿损瑰奇”,则揭示了贵重物品虽珍贵但易损坏的现实,反映了诗人对于生活中不可避免的损失与遗憾的深刻感受。
接下来的“曾为什袭缇巾宝,一见寒姿不忍遗”两节,通过对比“什袭缇巾宝”与“一见寒姿不忍遗”的情境,进一步凸显了诗人对于这件珍贵物品的珍视与不舍,同时也暗示了生活中的无常与变化,以及人们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之情。
这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通过一个小故事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中细节与美好的感悟与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