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二邑弦歌洽,所幸诸生簦蹻随。
此日毗陵流美化,风流应似赞皇时。

【注释】

当年:指作者与裴如晦学士在丹阳共事时期。

毗陵:今江苏常州,当时称为毗陵郡。

流美:指人才出众。

赞皇:指唐玄宗,时人称赞他的风度。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和丹阳的好友裴如晦学士一起寄信给蔡子直陈述古的酬唱之作。诗中表达了对友人才学和人品的赞美之情。

首句“当年二邑弦歌洽”中的“二邑”,指的是作者和裴如晦在丹阳共事时期。“弦歌”指的是音乐歌舞,这里指他们两人的才华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洽”,意思是和谐、融洽。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在那个时期,作者和裴如晦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与周围的人共同享受着和谐美好的氛围。

次句“所幸诸生簦蹻随”中的“诸生”,指的是当时的学子们。“簦(beng )”,是一种古代出行时用的伞状物,上面可以插羽毛或草饰物,便于遮阳。“蹻(qiáo)”,意为脚登高底鞋。这句诗的意思是说,作者非常庆幸那些有才华的学子们纷纷前来追随,与他共同进退。

第三句“此日毗陵流美化”中的“毗陵”,指的是今天的丹阳。“流美”,指的是这里的风气之美。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如今到了毗陵这个地方,这里的风气之美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末句“风流应似赞皇时”中的“风流”,指的是当时的文化风气。“赞皇”,指的是唐代的开元盛世,时人称赞那里的风雅之风。这句诗的意思是说,现在这种文化风气应该与唐代的开元盛世相媲美,都是当时人们所推崇的文化典范。

整首诗通过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对友人才学和人品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那个时代文化的怀念和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