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个碧琅玕,两傍荫潭沼。
丛深蔽岩麓,干直露云表。
刹影下交加,山房上环绕。
昔尝止鸣凤,今肯栖凡鸟。
笋抽龙种瘦,箨坠孙枝小。
美胜会稽箭,珍逾汶阳筱。
兔园名非奇,渭川比终少。
樵删草根变,客玩茶烟燎。
创亭僧意高,谕佛禅心了。
吾爱有霜筠,一到忘昏晓。
【注释】
琅玕:美玉。
潭沼:水潭。
岩麓:山边。
会稽箭:会稽出产的箭,指竹箭。
汶阳筱:汶水的竹子。
兔园:汉代王章封于兔园侯,兔园即兔园侯国,在今河南洛阳。
渭川:渭河之滨。
樵删:砍伐后削去外皮。
【赏析】
《天禧寺竹》是唐代诗人贾岛所作的一首咏物诗。此诗描写了天禧寺的竹林之美,通过赞美竹子来寄托自己的情怀。全诗语言简练,意境优美,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首联:“万个碧琅玕,两傍荫潭沼。”
“碧琅玕”,碧绿色的玉石。这里形容竹子的颜色。“万”字夸张地描绘出竹子之多。“两傍”,即旁边。“荫潭沼”指的是树木茂盛的地方,阳光被遮挡住,只有树影投在水潭和水塘周围。这句诗描绘了竹林旁边的景色,给人一种静谧、宁静的感觉。
颔联:“丛深蔽岩麓,干直露云表。”
“丛深”指的是竹林茂密,遮天蔽日。“蔽岩麓”指的是竹子生长得非常茂盛,以至于遮住了山边的小路。“干直”是指竹子的茎笔直挺拔。“露云表”指的是竹子的茎高耸入云,好像要穿破云层一样。这句诗通过描写竹子的生长状态,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颈联:“刹影下交加,山房上环绕。”
“刹影”指的是寺庙的影子。“交加”表示影子交错重叠的样子。“山房”指的是寺庙里的建筑。“环绕”表示建筑周围的环境。这句诗通过描写寺庙和山房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寺庙和建筑之美的喜爱之情。
尾联:“昔尝止鸣凤,今肯栖凡鸟。”
“鸣凤”指的是凤凰,古代传说中吉祥的瑞鸟。“栖凡鸟”表示现在的凤凰已经栖息在平凡的树上,不再飞翔了。这句诗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和世事沧桑的感慨之情。
尾联:“笋抽龙种瘦,箨坠孙枝小。”
“笋抽龙种瘦”指的是新长出的竹笋像龙一样粗壮有力,而后面的笋则显得娇小柔弱。“箨坠孙枝小”指的是笋壳脱落后,下面的嫩竹又显得细小无力。这句诗通过对比不同部位的竹笋,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生命成长规律的观察和感悟。
尾联:“美胜会稽箭,珍逾汶阳筱。”
“会稽箭”指的是会稽出产的竹箭,是一种优质产品。“汶阳筱”指的是汶水的竹子,也是一种珍贵的材料。这句诗通过赞美两种不同的竹材,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珍视之情。
尾联:“兔园名非奇,渭川比终少。”
“兔园”指的是兔子园这个地方,位于今天北京昌平区东南一带。“渭川”指的是渭河之滨。这两句诗通过对比不同地方的竹林,表达了作者对不同地域自然风光的赞美之情。
尾联:“樵删草根变,客玩茶烟燎。”
“樵”指的是砍柴人。“删”指的是去掉外皮。“客”指的是游客。这句诗描述了人们砍柴时削去竹材的外皮,而游客在欣赏风景时点燃茶叶的烟雾。这些行为都是与竹材有关的日常活动。这句诗通过对这些日常生活场景的描述,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
尾联:“创亭僧意高,谕佛禅心了。”
“亭”指的是亭子。“喻”指的是比喻、说明。这句诗通过描述僧人创建亭子的行为以及他传达佛教禅宗的理念,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哲学的思考和领悟。
整首诗通过对天禧寺竹林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以及对生命成长规律的观察和感悟。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