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忆西湖。尽日凭阑楼上望: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

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别来闲整钓鱼竿,思入水云寒。

《酒泉子·长忆西湖》赏析

《酒泉子·长忆西湖》是北宋词人潘阆的一首忆杭州组词十首之一,表达了词人在西湖美景中的种种感受。下面是对这首词的详细赏析:

诗歌原文

长忆西湖。尽日凭阑楼上望。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别来闲整钓鱼竿,思入水云寒。

诗歌翻译

经常想起西湖的景色。 昔时,我爬上高楼,整日斜倚栏杆向远处眺望。 平静的湖面,三三两两的渔舟在悠悠垂钓,远处的小岛呈露出明丽的秋色,正是一抹淡远的清朗。 在开满芦花的芦苇荡里,传来了笛声,时断时续。 蓦地,白鹭惊起,成排地掠过水面。 自从离开那里,我闲暇时整理钓竿仿佛又回到她身旁,悠然一缕思绪不由飘入西湖清秋那一片水色云光中。

诗歌赏析

潘阆在《酒泉子·长忆西湖》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象,同时也透露了他内心的复杂情感。他通过细腻的笔触,捕捉到西湖四季变换的美景,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通过对湖上垂钓、芦花中的笛声和白鹭惊飞等细节的描写,诗人展现了西湖的自然美和季节变化带来的不同感受。

诗中的“别来闲整钓鱼竿”反映了作者在离开西湖后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与留恋。这种对自然的深切感悟和情感的流露,使这首诗不仅仅是对风景的描述,更是一种情感与哲思的表达。

创作背景

《酒泉子·长忆西湖》创作于北宋时期,是潘阆忆杭州组词十首之一。潘阆在游历杭州期间,被西湖的自然风光深深吸引。他在多次游览后写下了这首词,不仅记录了自己的所见所感,也寄托了他对家乡及美好时光的怀念。此词的创作背景与他的生平经历密切相关,体现了他对于大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酒泉子·长忆西湖》不仅是一首优美的文学作品,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它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西湖自然景观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受,还传达了对故乡、友情和生命意义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