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雨催成新绿,燕泥收尽残红。春光还与美人同。论心空眷眷,分袂却匆匆。

只道真情易写,那知怨句难工。水流云散各西东。半廊花院月,一帽柳桥风。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临江仙·离果州作》。下面是诗句、译文和注释:

鸠雨催成新绿,燕泥收尽残红。春光还与美人同。论心空眷眷,分袂却匆匆。    

译文
春天的雨水催发了新绿的树叶,燕子衔来的泥土也收尽了凋零的红花。春天的美景与美女一样,都是如此美好。虽然我们彼此谈论着心意,但最终却是依依不舍地告别。


只道真情易写,那知怨句难工。水流云散各西东。半廊花院月,一帽柳桥风。    

译文
只认为真挚的感情容易表达,哪里知道那些悲伤的话语很难写得好。就像流水和云彩一样,我们各自向东西奔去。在半廊的花院中,月亮高挂;在柳桥上,一阵微风吹过。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以及离别时的心境。诗人用生动的自然景观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如“鸠雨催成新绿”形容春雨滋润大地,使万物复苏,而“燕泥收尽残红”则暗示了春天的结束和别离的到来。

“春光还与美人同”表达了春天的美好与美丽之人的共处,尽管诗人与她即将分离,但他们共同拥有了一段美好的时光。然而,诗人在此处并未直接表达对离别的痛苦,而是通过景物的变化来暗示离别的哀伤。

“只道真情易写,那知怨句难工”,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情感表达的深刻反思。他认为真挚的情感很容易表达出来,但那些充满悲伤和怨恨的句子却难以写好。这反映出诗人对自己情感的深刻理解和对诗歌艺术的精湛掌握。

最后两句“水流云散各西东”和“半廊花院月,一帽柳桥风”则是对整个场景的总结和升华。这里的“水流云散”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变迁,而“半廊花院月”和“一帽柳桥风”则分别描绘了宁静的夜晚和轻风拂面的清晨,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这些景象不仅反映了诗人的心境,也展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和对离别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受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诗人也通过对诗歌创作过程的反思,展现了自己的艺术追求和情感深度。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品味的经典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