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箫惊报同云重,仍怪金瓶冻。清明将近雪花翻,不道海棠消瘦、柳丝寒。
王孙沉醉狨毡幕,谁怕罗衣薄。烛灯香雾两厌厌,仿佛有人愁损、上眉尖。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春寒和海棠的词作。下面是逐句释义:
玉箫惊报同云重,仍怪金瓶冻。清明将近雪花翻,不道海棠消瘦、柳丝寒。
玉箫惊报同云重,意思是说,玉箫的声音惊动了天空中厚重的云层,好像在报告春天即将来临的消息。”仍”表示转折,说明虽然春天已经到来,但是因为天气寒冷,所以人们感觉不到春天的到来。”金瓶冻”指的是被冰封的瓶子,形容天气很冷,像瓶子一样被冻结。”上眉尖”是一种形象生动的比喻,用来形容春天的微风拂过脸颊,仿佛能够感受到那股温柔的气息。
王孙沉醉狨毡幕,谁怕罗衣薄。烛灯香雾两厌厌,仿佛有人愁损、上眉尖。
王孙沉醉狨毡幕,意思是说贵族公子们在温暖的帐篷里尽情地享受着春天的美酒和美食。”谁怕罗衣薄”是指那些穿着轻薄衣服的人会担心受风寒,这里的”罗衣薄”指的是衣服薄弱,容易受到寒冷的影响。”烛灯香雾两厌厌”形容的是室内温暖而舒适的环境,烛火摇曳,香烟缭绕,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仿佛有人愁损、上眉尖”则是以拟人化的手法,描绘出人们在这种环境中的心情,似乎有什么事情在困扰着他们,让他们眉头紧锁,心情沉重。
赏析:
这首词描写了春天来临,但天气仍然寒冷的情景。通过玉箫的惊报、金瓶的冻、清明时节的雪花以及海棠和柳丝的消瘦,诗人成功地营造出了一种既美丽又凄凉的氛围。王孙沉醉于温暖的环境中,与外面的寒冷形成鲜明对比。而那种似乎有人在愁绪中,使得整首词更加富有诗意和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