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青烟翠雾罩轻盈,飞絮游丝无定。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笙歌散后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静。
诗句释义
1 宝髻松松挽就:形容女子的头发被巧妙地挽成髻,形状自然而不失精致。
- 铅华淡淡妆成:指使用淡雅的妆容,强调自然美。
- 青烟翠雾罩轻盈:形容女子在烟雾缭绕中显得格外娇媚、轻盈。
- 飞絮游丝无定:描述轻飘的柳絮和飞舞的蜘蛛丝,增添了一种动态美。
- 相见争如不见:意味着如果见不到对方,可能会更加珍惜相遇的机会。
- 有情何似无情:表达了对于情感深度与纯粹度的思考,认为没有情感的生活更为简单或更真实。
- 笙歌散后酒初醒:描述了音乐和宴会散去后,酒意刚刚清醒的场景。
- 深院月斜人静:描绘了夜晚的寂静景象,月光洒在庭院里,人物也静静地待着。
译文
宝髻(精致的发髻)轻轻挽就,淡淡的妆容自然而成。青色的烟雾和翠绿的水雾环绕着那娇小的身影,使她显得更加轻盈飘逸。她与你的相遇仿佛是一阵微风,让人难以忘怀,但如果不见面可能更好。真挚的爱情不如无情来得纯粹和深刻。当音乐停止,宴会散去,酒意刚醒的你独自坐在深深的庭院中,只有月光洒落,一切又归于平静。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画面和深情的叙述,描绘了一个女子在特定情境下的情感经历和她的内心世界。开头“宝髻松松挽就”与“铅华淡淡妆成”两句,简洁地勾画出一个既符合传统审美又充满自然之美的形象;接着,“青烟翠雾罩轻盈”和“飞絮游丝无定”则生动地描绘出一幅轻盈、多变且充满生机的画面。
诗中多次提及“相见”与“不见”,反映了作者对于爱情的深刻思考。一方面,“相见争如不见”表达了在没有见到对方时对这段关系的重视和珍视,另一方面,“有情何似无情”则是对情感深度的一种探讨,表达了作者对单纯、真挚爱情的向往。
从一场盛大的音乐宴会到独自一人的深夜,构成了一个由喧嚣到宁静的过渡,展现了从热烈到冷静的情感变化。整体上,这首诗通过对具体场景和个人情感的细致刻画,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爱情和人性的深刻洞察和独特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