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断漏悄。愁浓酒恼。宝枕生寒,翠屏向晓。门外谁扫残红。夜来风。玉箫声断人何处。春又去。忍把归期负。此情此恨此际,拟托行云。问东君。
《怨王孙》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以记写秋天郊游为主题,展现出一幅清新广阔的画图。此词不仅赋予大自然以静态的美,更赋予其生命和感情,显示出词人不同凡俗的情趣与襟怀。全诗内容如下:
怨王孙
梦断漏悄。愁浓酒恼。宝枕生寒,翠屏向晓。门外谁扫残红。夜来风。玉箫声断人何处。春又去。忍把归期负。此情此恨此际,拟托行云。问东君。
注释翻译:
- 梦断漏悄。愁浓酒恼。宝枕生寒,翠屏向晓。门外谁扫残红。
- 梦断漏悄:梦断,暗示着梦已经结束。漏悄,形容时间在深夜中流逝得无声无息。
- 愁浓酒恼:表示酒后更加忧愁。
- 宝枕生寒:宝枕,珍贵的枕头。生寒,指枕头因为主人的愁闷而显得冷寂。
- 翠屏向晓:翠屏,绿色的屏风。向晓,早晨的时候。
- 门外谁扫残红:门外,这里指的是李清照自己的居所,门前有一片花林。扫残红,清理凋零的花瓣。
- 夜来风。玉箫声断人何处。春又去。忍把归期负。此情此恨此际,拟托行云。问东君。
- 夜来风:夜晚的凉风,带来一丝凉意。
- 玉箫声断人何处:玉箫,一种精美的乐器。声断,指乐曲中断了。
- 春又去:春天又过去了,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叹。
- 忍把归期负:不忍心辜负回家的时间。
- 此情此恨此际:此情此恨,此时此地的情感和痛苦。
- 拟托行云:打算托付这思念之情随风飘去,寄托于行云之上。
- 问东君。
- 此句为李清照询问春天的主宰——东风(东君)。
赏析:
《怨王孙》是李清照早期的作品,通过描绘秋日郊外的自然景象,抒发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与内心的感慨。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日湖景图,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反映出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对过往时光的留恋。词中不仅有对自然美的赞美,还有对生活、情感的深刻反思,展现了李清照作为一位才女的独特审美观和人生态度。这首词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造诣和独特的个人风格。
《怨王孙》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词作,更是李清照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传达了她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考。这首词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给读者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