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溪微月淡无痕。
残雪拥孤村。
攀条弄蕊,春愁相值,寂默无言。
忍寒宜主何人见,应怯过黄昏。
朝阳梦断,熏残沈水,谁为招魂。
诗句释义:
小溪微月淡无痕。
这句描述的是夜晚的景象,月亮如细流般在小溪上轻轻滑过,几乎不留痕迹。”淡无痕”形容月光很柔和,几乎不留下明显的印记。
残雪拥孤村。
描述了村庄周围覆盖着残存的积雪,显得格外冷清和孤独。”拥孤村”意味着周围的环境空旷、人迹罕至,增添了一种荒凉的感觉。
攀条弄蕊,春愁相值,寂默无言。
这里描绘了春天里,人们在枝条上摘取花朵时,无意中触到了心中的忧愁和思念,使得原本宁静的环境变得沉默不语。”攀条弄蕊”表现了人们赏花时的愉悦心情,而”春愁相值”则表达了因春天的到来而产生的淡淡忧愁。
忍寒宜主何人见,应怯过黄昏。
这里的”忍寒宜主”可能指的是某种植物或生物能够承受寒冷并保持生命力,”何人见”表明这种特性并不容易被人看见或理解。”应怯过黄昏”则暗示这种植物或生物在傍晚时分会感到害怕,因为那时天色渐暗,环境变得不那么适宜它生存。
朝阳梦断,熏残沈水,谁为招魂。
“朝阳梦断”可能指的是在清晨醒来时感受到阳光的温暖,但随之而来的是日出后的现实。”熏残沈水”中的”沈水”可能是对某种植物或物品的描述,而”熏残”则表示这种植物或物品已经失去了原有的气味或状态。最后,”谁为招魂”表达了对于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和对过去美好记忆的留恋。
译文:
小溪上的微光如同细丝一般轻柔,却无法带走任何的痕迹。四周环绕的残雪覆盖着一座孤独的村落,寂静中透出一股子苍凉之感。我攀爬着树枝,轻轻玩弄着花瓣,不经意间触碰到了内心的哀愁,使得原本宁静的氛围突然变得寂静无声。忍受寒冷的大自然似乎也有其主人,但它们是如何被人们所见到的呢?恐怕只有那些懂得欣赏的人才能察觉到它的存在,并且会因为它而感到恐惧,害怕在黄昏时分失去活力。清晨的日光唤醒了沉睡的梦境,也熏染掉了沉香木的味道。在这过程中,又有谁会为这自然之物感到惋惜呢?
赏析:
此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静谧而又略带忧伤的画面。通过对小溪、残雪、村落和自然景物的刻画,诗人展现了一个孤独而又充满生机的世界。诗中的人物似乎在寻找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方式,但又似乎总是感到力不从心,只能默默承受这份孤独。整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了人类内心深处的渴望与无奈,以及对于美好事物消逝的哀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