椽烛乘珠清漏长。
醉痕衫袖湿,有馀香。
红牙双捧旋排行。
将歌处,相向更催妆。
明月映东墙。
海棠花径密,迸流光。
迟留春笋缓催汤。
兰堂静,人已候虚廊。

【译文】

烛台上的烛泪像珍珠一样,漏壶里的水一滴一滴地滴落,滴滴答答的声音在寂静中回响。我醉倒在桌前,衣袂上沾满了酒痕,衣服还散发着酒香。红牙管里传出的歌声,像是旋螺般地旋转着。

唱完歌后,两人相互望着对方,又催人妆扮。明月映照着东墙,海棠花的小径里,流光溢彩。春天的竹笋生长得缓慢,要慢慢煮汤。兰堂里一片寂静,人们已在那里等候了很长时间。

【注释】

  1. 小重山:词牌名。又名“昭君怨”、“减字木兰花”。
  2. 椽烛:指大梁上的蜡烛。
  3. 清漏长:形容时光流逝之快。漏,古代计时用具,以铜壶滴漏为计时单位。漏壶滴下的每一滴水代表一段时间,故称“清漏”。长,延长。
  4. 醉痕:酒后的面部或衣物上的痕迹。
  5. 有馀香:指衣服或物品散发的气味。
  6. 红牙:红色的象牙管乐器,即笙。
  7. 旋排行:指边走边唱。
  8. 将歌处:将要唱歌的地方。
  9. 相向:相对站立。
  10. 东墙:指庭院的东面墙壁。
  11. 海棠花径:泛指庭院内的海棠花旁的小道。
  12. 迸流光:指月光从树枝间洒落下来,像水流一般。
  13. 兰堂:指用兰草装饰的堂子。
  14. 虚廊:空荡荡的走廊或回廊。
    【赏析】
    这是一首闺情词。词的上篇写闺房内的情景,着重写女主人在宴饮歌舞中的娇态媚态;下篇写宴后闺房外的环境,表现女主人宴后独处的孤寂和内心的愁苦。全词语言明净、流畅,形象生动、逼真,把一位多情女子的内心世界刻画得淋漓尽致,充分体现了作者高妙的艺术技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