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省三年别,文闱九日同。
登高迟曲糵,避湿到芎藭。
田舍飘零后,江湖震荡中。
忍将忧国泪,滴向菊花丛。
注释:
九日类试院雨中制司送酒关子二首 其一
学省三年别,文闱九日同。
登高迟曲糵,避湿到芎藭。
田舍飘零后,江湖震荡中。
忍将忧国泪,滴向菊花丛。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参加科举考试时所作,表达了他对仕途的期待和对未来的担忧。
第一句“学省三年别,文闱九日同”表达了诗人在学府中度过了三年的时间,然后在九年的科举考试中相遇。这里的“别”和“同”都是表示时间的词语,分别指的是过去和将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对过去的感慨。
第二句“登高迟曲糵,避湿到芎藭”则描绘了诗人在科举考试中的场景。这里的“曲糵”是一种发酵的面食,而“芎藭”是一种草药,都是古代文人常用的食材。这两句诗通过描绘诗人在考场上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于科举考试的紧张和焦虑。
第三句“田舍飘零后,江湖震荡中”则是诗人对自己的人生经历的描述。这里的“田舍”和“江湖”都是古代文人常用的意象,分别代表了乡村和江湖。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诗人在科举考试前后的生活经历,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变迁的感慨和对于未来的迷茫。
最后一句“忍将忧国泪,滴向菊花丛”则是诗人对自己情感的抒发。这里的“忧国泪”是指诗人因关心国家大事而产生的泪水,而“菊花丛”则是诗人常去的地方。这两句诗通过描绘诗人对自己情感的表达,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的忧虑和对未来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