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痛饮。
忆向吴江醒。
明月团圆高树影。
十里蔷薇水冷。
大都一点宫黄。
人间直恁芳芬。
怕是九天风露,染教世界都香。
【注释】
①忆吴江:回忆在吴江(即苏州)赏木樨的情景。
②都恁芳芬:都是如此芬芳。恁,如此;都,通“但”。
③九天风露:天上的风和露,这里比喻桂花的香味。
④染教:使……染上,这里指使世界变得芳香四溢。
赏析:
《清平乐·咏木犀》是北宋词人苏舜钦创作的一首咏物词。全词以桂花喻人,借写月夜桂花的幽香,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
起笔“忆吴江赏木犀”点明词题。“少年痛饮”,回忆年轻时与朋友一起畅饮赏桂的欢乐情景。“明月团圆高树影”一句,描写了桂花盛开时明月映照着桂花树,月光皎洁明亮的景象。“十里蔷薇水冷”一句,描绘了赏花时,微风吹过,水面荡漾,花香扑鼻,景色十分美好。然而,词人并未沉醉于美景之中,而是想到了自己的身世遭遇。
“大都一点宫黄”一句,表达了词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人间直恁芳芬”一句,则进一步表达了词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赞美。
尾韵两句“怕是九天风露,染教世界都香”则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了桂花以人的情感和意志,使其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桂花的美丽和魅力。
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咏物抒怀的方式,表达了词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