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梁溪上鸳鸯树,昔年樵斧摧为薪。
诗翁赋诗慰不遇,险语至今惊鬼神。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逋创作的《寻梅十首》中的第四首。全诗如下:

石梁溪上鸳鸯树,昔年樵斧摧为薪。

注释:石梁溪上的树上长着一对鸳鸯树,过去,樵夫砍柴时把树砍倒当柴烧。

诗翁赋诗慰不遇,险语至今惊鬼神。

注释:诗人(指林逋)写诗来安慰自己不得意的遭遇,而那些险恶的言辞直到今天仍然让人感到恐惧和惊讶。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抒怀诗,借咏鸳鸯树来抒发自己的感慨。开头两句,先从眼前景物落笔,描写了鸳鸯树的形貌特征,然后转入议论,指出鸳鸯树曾遭砍伐之苦。后二句,由物及人,以“诗翁”自喻,写出自己的身世之感;又用“今古”、“鬼神”两词,进一步渲染其悲凉凄怆之情,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更增无限同情与惋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