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楼别后,风高露冷,无奈月分明。
飞鸿影里,捣衣砧外,总是玉关情。
王孙此际,山重水远,何处赋西征。
金闺魂梦枉丁宁,寻尽短长亭。
少年游 其四
西楼别后,风高露冷,无奈月分明。
飞鸿影里,捣衣砧外,总是玉关情。
王孙此际,山重水远,何处赋西征。
金闺魂梦枉丁宁,寻尽短长亭。
注释:
- 西楼别后:指与某人分别后独自站在西楼的情景。
- 风高露冷:形容天气寒冷,风大露水多。
- 月分明:明亮的月光清晰可见。
- 飞鸿影里:鸿雁的影子在远处显现。
- 捣衣砧外:捣衣石在屋外敲击的声音。
- 玉关情:玉门关的深情思念。
- 王孙此际:贵族子弟此刻的处境。
- 山重水远:形容路途遥远,山水阻隔。
- 何处赋西征:在哪里进行西部的征战?
- 金闺魂梦枉丁宁:在梦中也徒劳地对金闺中的人表达自己的感情。
赏析:
这首《少年游》是柳永在其词作中最为人称道的作品之一,通过简洁而富有情感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时间和爱情的深刻感慨。
首句“西楼别后”带出一种离别之后的孤单感,随后“风高露冷”和“月分明”营造了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这种景象常常被用来象征人生的孤独和内心的哀愁。
第二句“飞鸿影里,捣衣砧外”描绘了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既有动态的飞鸿和静谧的捣衣声,也反映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既期待归家的温暖,又不得不面对分离的现实。这样的场景不仅展现了诗人的生活背景,也映射了他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不舍。
接下来的“总是玉关情”,则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向了远方的边疆,暗示了诗人对于家乡和亲人深深的牵挂和思念。这种对家乡的情感不仅是地理上的,更是文化和情感上的归属和依恋。
最后一句“金闺魂梦枉丁宁”,表达了诗人在梦中也未能传达自己真实情感的无力感和遗憾。这既是对自己情感状态的一种反思,也是对理想与现实差距的一种感慨。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人物情感的抒发,展示了一个复杂的内心世界,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侧面。柳永的这首小令因其简洁而深情的风格,成为了后世文人墨客效仿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