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道今年秋较迟。
木樨全未放些儿。
不因诞节开千岁,争得今辰把一枝。
呼宝鼎,伴渠伊。
堂萱喜色正融怡。
儿前妇后孙曾从,岁岁称觞无尽期。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内容的理解及赏析。理解时,要抓住诗中的关键词语理解。如:今年秋较迟——今年秋天来得较晚;木樨全未放些儿——桂花还没有开放;诞节开千岁、今辰把一枝——在诞节上点燃千支烛光,在今天的生日这天点燃一枝蜡烛;呼宝鼎、伴渠伊——呼唤宝鼎,伴随你;堂萱喜色正融怡——堂前的萱草盛开着喜悦的花色;儿前妇后孙曾从——儿子前面、儿妻子后面、孙子曾经跟随……。
【答案】
译文:今年秋来得比较迟,木犀桂花还未开一些,不是在诞节上点一千支烛光,怎么能在今日的生日这天点燃一枝蜡烛?
伴渠伊——呼唤宝鼎,陪伴他。堂萱喜色正融怡——堂前的萱草盛开着喜悦的花色。儿前妇后孙曾从——儿子前面、儿妻子后面、孙子曾经跟随……。赏析:这是一首贺寿词,写在乙丑年(1085)八月十八日。“人道今年秋较迟”,是说今年这个秋天来得比较晚,这和《长相思》中的“春去也,君未归”相照应,表明自己与友人相隔之久。“木樨全未放些儿。”桂花尚未开放,说明友人生日已过。“不因诞节开千岁,争得今辰把一枝。”没有在诞生日燃放千枝蜡烛,怎比得上今日生日燃一支蜡烛呢?“呼宝鼎”,“伴渠伊”,“堂萱喜色正融怡”。“堂萱”是指堂前的萱草,“喜色”指喜庆的颜色,萱草盛开象征着欢乐祥和,作者用萱草来比拟儿孙,表达出自己对友人的一片孝心。“儿前妇后孙曾从”,是说儿女在前、妻子在后、孙辈曾跟随,表达了对友人全家人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