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子初青春已暮。
芳草连云,绿遍西池路。
小院绣垂帘半举。
衔泥紫燕双飞去。
人在赤阑桥畔住。
不解伤春,还解相思否。
清梦欲寻犹间阻。
纱窗一夜萧萧雨。

【诗句注释】

  1. 蝶恋花:又名《鹊桥仙》、《醉花间》,是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因首句有“一曲相思”之语而得名。
  2. 惜春:指对春天的眷恋和珍惜。
  3. 梅子:即梅子树,其果实可食。
  4. 初春:指春季开始的时候。
  5. 芳草:指生长着茂盛的草的草地。
  6. 连云:形容草木茂盛,与天空相接。
  7. 西池:指古代帝王宫苑中的水池,这里泛指园林或庭院。
  8. 小院:指小巧精致的院子。
  9. 绣垂帘:挂起来的帘子,绣有各种花纹。
  10. 衔泥紫燕双飞去:描述燕子衔泥筑巢,双双飞走的景象。
  11. 赤阑桥畔:指红色的栏杆边,通常指桥梁。
  12. 人:这里指女子,住在桥边的。
  13. 不解:不懂得,无法理解。
  14. 伤春:因季节更替而感到哀伤。
  15. 清梦欲寻犹间阻:想要追寻清冷的梦境却总是被现实所阻挡。
  16. 纱窗一夜萧萧雨:夜晚,纱窗下传来细密的雨声。

【译文】
春天刚刚到来,花朵已经凋零;花草繁盛,绿意盎然地覆盖了西池路。在小院里,垂挂着的花帘半卷半开。两只紫色的燕子正在衔泥筑巢,双双飞向远方。
女子独自居住在红阑桥旁,却不知道是否能够理解对春天的喜爱。她沉浸在梦中寻求那清冷的感觉,却又被现实的阻隔所阻断。
一夜之间,纱窗下传来细密的雨声。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日景色及内心情感的诗词。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丽景象及其对人的吸引力,同时也反映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第一句“梅子初青春已暮”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季节的变化,暗示了春天的短暂和即将逝去。接着“芳草连云,绿遍西池路”描绘了春草茂密、绿意盎然的场景,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

第三句“小院绣垂帘半举”则具体描绘了一个场景,女子在绣花的窗帘半开半合之间,透露出一种含蓄的美。“衔泥紫燕双飞去”则描绘了燕子在春天忙碌飞翔的景象,象征着生命的活力和希望。

接下来的“人在赤阑桥畔住”和“不解伤春,还解相思否”两句,诗人巧妙地运用反问和假设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的留恋之情以及对爱情的渴望。

最后一句“清梦欲寻犹间阻”则是诗人内心的写照,他虽然想追寻那份清冷的梦境,但却被现实所困扰,表达了一种无奈和困惑的情绪。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美景的描绘和人物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机而又带有一丝伤感的情感世界。诗人巧妙地运用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相结合,使得这首诗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富含深刻的哲理意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