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篱边犹袖手,天教冷地藏香。
王孙风味最难忘。
逃禅留坐客,度曲出宫妆。
判却为花今夜醉,大家且泛鹅黄。
人心休更问炎凉。
从渠簪发短,还我引杯长。
临江仙 其三 赵端礼重阳后一日置酒,坐上赋
十日篱边犹袖手,天教冷地藏香。
王孙风味最难忘。
逃禅留坐客,度曲出宫妆。
判却为花今夜醉,大家且泛鹅黄。
人心休更问炎凉。
从渠簪发短,还我引杯长。
【注释】
- 临江仙:词牌名。本词为重阳节宴乐之作。
- 其三:词牌的第三首。
- 赵端:作者的朋友,当时任朝官。端礼:赵端字。
- 置酒:设宴。
- 篱边:篱笆边上。
- 袖手:把手插在袖里,指闲散、无所事事的状态。
- 天教冷:上天故意让天气变冷。
- 地藏香:土地庙里的香味。
- 王孙:贵族子弟或王公之子。
- 风味:风雅,风度。
- 逃禅:逃避佛教的教义。
- 度曲:演唱音乐曲调。
- 判却:断然拒绝。
- 为花:与花儿共饮。
- 大家:大家,大家共同。
- 泛:泛舟,即泛舟饮酒。
- 鹅黄:鹅蛋黄的颜色,指黄色。这里借指秋夜。
- 人心:人的心肠,指人的品性。
- 簪(zān)发:古代妇女的一种头饰。
- 引杯长:举杯畅饮,形容心情畅快。
【赏析】
《临江仙·其三》是宋朝词人张孝祥所写的一首词。这是一首重阳节宴会上的词作,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友情和自然的感受和思考。以下是对这首词的具体赏析:
词的开篇“十日篱边犹袖手,天教冷地藏香。”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图。篱笆边的田野,秋风瑟瑟,寒气逼人,但大地依然充满了生机和香气。这里的“天教”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也暗合了重阳节登高赏菊的习俗。而“袖手”则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悠闲与超脱。
“王孙风味最难忘。”这句词点明了主题——重阳节的宴会。王孙指的是贵族子弟或王公之子,他们的风度和品味总是令人难忘。在这里,作者通过“风味”一词,巧妙地将贵族的风度与秋天的凉爽气息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意境。
“逃禅留坐客,度曲出宫妆。”这两句词进一步丰富了宴会的场景。其中“逃禅”指的是逃避佛教的教义,“度曲”则是演唱音乐曲调。这两个词汇都暗示了宴会中的娱乐活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热爱和留恋。
“判却为花今夜醉,大家且泛鹅黄。”这两句词描绘了宴会中欢聚一堂的景象。“判却”意味着断然拒绝,“泛”则表示泛舟饮酒。这里的“鹅黄”既是指秋天的景色,也暗示了宴会的热闹气氛。诗人以豪放的笔触,描绘出了一幅热闹非凡的重阳节宴会图。
“人心休更问炎凉。”这句词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在这个世界上,冷暖自知,无需过多地关注他人的冷暖变化。在这里,“人心”指的是人的心肠,而“炎凉”则是指世间的变化无常。诗人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世态人情的看法。
《临江仙·其三》以重阳节宴会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人物情感的表达以及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豪放洒脱的人生态度和对友情、自然的独特感悟。这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宋词中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