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落秋声迥,山寒暮色连。
时危羞冕绂,身老寄林泉。
浊酒平孤愤,清吟续短篇。
一枝吾已足,鸿鹄谢哀怜。

诗句释义

木落秋声迥

  • 木落: 树木凋零,秋天到来。
  • 秋声: 秋天的声音,如落叶和秋风的沙沙声。
  • : 遥远、深远。

山寒暮色连

  • 山寒: 山冷,形容天气寒冷。
  • 暮色连: 傍晚的天空颜色相连,常用来比喻时间的流逝或景色的变化。

时危羞冕绂

  • 时危: 时代动荡不安。
  • 冕绂: 古代官员戴的礼帽,也指官位。
  • : 感到羞耻、惭愧。
  • 身老寄林泉: 年老时选择隐居山林生活。

浊酒平孤愤

  • 浊酒: 浑浊的酒,通常用来表达饮酒可以暂时忘记烦恼。
  • : 平息、解决。
  • 孤愤: 个人的情感或怨恨。

清吟续短篇

  • 清吟: 清雅的吟咏,表示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 续短篇: 继续写短诗。

一枝吾已足

  • 一枝: 比喻生活中的一小部分满足或幸福。
  • 吾已足: 我已经很满足了。
  • 鸿鹄谢哀怜: 鸿鹄(大雁)不再需要别人的怜悯。鸿鹄是高飞远翔的意思。

译文

随着季节的变迁,树叶逐渐落下,秋天的声音愈发深远;山岭因寒冷而显得更加萧瑟,黄昏时分天空的颜色连接在一起,似乎时间也在这一刻凝固。在动荡的时代中,我感到羞愧,因为官帽下的压力让我无法再保持那份庄重。如今我已步入老年,选择在林间隐居,过着简单的生活。我借酒浇愁,试图平息那些深藏心中的孤独与愤怒。每当夜深人静之时,我会拿起笔来继续我的诗歌创作,尽管这些诗歌可能只是生活的小小慰藉。有时我觉得自己已经得到了足够的幸福,就像那自由飞翔的大雁,不需要他人的怜悯。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晚年生活状态的诗。诗中通过描述秋季的自然景象来反映诗人的内心世界。从“木落秋声迥”到“时危羞冕绂”,诗人以自然的变化作为隐喻,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自我身份的反思。接着,“身老寄林泉”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浊酒平孤愤”反映了诗人通过饮酒来排解心中苦闷的情景。最后,通过对大雁的描述,诗人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界和内心情感的细腻捕捉,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人生观和艺术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