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愤忧时切,风云得路先。
官箴循吏传,家法棣华篇。
灭虏兵方急,优贤席屡前。
如何天不憖,高冢卧苍烟。

以下是对这首诗《汤德广挽词三首 其二》的逐句释义、译文、注释以及赏析:

  • 诗句解读
  1. “忠愤忧时切,风云得路先”: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深深忧虑的情感。
  2. “官箴循吏传,家法棣华篇”:强调了为官者应当遵循正道,如同家法一样传承不息。
  3. “灭虏兵方急,优贤席屡前”:描绘了战争紧张的局面,同时也表达了对贤才的珍视与推崇。
  4. “如何天不憖,高冢卧苍烟”:表达了对天命不公的无奈和对故人的悼念之情。
  • 译文
    忠愤忧时切,风云得路先。
    官员应遵守清廉自律的原则,家风如棣棠般美好。
    当国家遭遇战乱,我们不断寻求贤能之士以辅佐君王。
    上天似乎并不眷顾我们,那些为国家付出生命的英雄长眠于黄土之下。

  • 注释

  1. “忠愤忧时切”:表达作者对国家的深切忧虑和愤怒。
  2. “风云得路先”:比喻在动荡的政治环境中,能够掌握先机的人。
  3. “官箴循吏传,家法棣华篇”:强调为官者应以清廉自律为准则,家庭也应传承良好家风。
  4. “灭虏兵方急,优贤席屡前”:描述了国家面临的紧急战乱形势,同时也表达了对贤能之士的渴望。
  5. “天不憖,高冢卧苍烟”:表达了对命运无情的感慨和对逝去英雄的怀念。
  •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忧虑、对为官者的期待以及对英雄的哀悼。诗人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展现了自己深沉的情感和坚定的信念。同时,诗中也反映了宋代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疾苦,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