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阳催妆花睡起,半额残黄娇欲语。
香魂浮动满幽思,着莫春风暗相与。
李侯铁心似广平,笔力万钧谈笑举。
诗成夜诵更清绝,向来谁识袁临汝。
句中有味应独知,吟罢馀甘发微咀。
【注释】
寿阳:地名。催妆:古时女子出嫁,娘家在送嫁时用花来催妆(即让新娘快点出闺门)。半额残黄娇欲语:指蜡梅花上半边花瓣已经残落,黄色的花蕊娇艳欲吐。着莫:即“著么”,犹言“怎么”。春风暗相与:春风暗暗地帮助。李侯:诗人的代称。笔力万钧:比喻诗笔有力,能写千首文章,挥之不去。夜诵:晚上朗读。袁临汝:作者的朋友。句中有味应独知:意谓这首诗中含蕴着无穷的意趣,只有一个人才能真正理解。吟罢馀甘发微咀:意谓读完后仍感到余音袅袅,使人回味。
【赏析】
此诗是诗人赠给友人的作品,借腊梅自喻,赞美友人的高风亮节。全诗四句皆以景语入题,先写腊梅的形态和神韵,再写诗人自己对梅花的赞赏之情,最后写诗人赠友的深情厚谊,构思巧妙,寓意深长。
首句“寿阳催妆花睡起,半额残黄娇欲语”,写腊梅花的姿态。腊梅花开时,正值春节前后,正是女子出嫁之时,故以“寿阳”为名。这一句说,腊梅花儿刚从睡梦中醒来,半边的花瓣还带着黄色,好像娇媚欲语的少女一样。
次句“香魂浮动满幽思,着莫春风暗相与”,写腊梅花的神韵和气质。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腊梅人格化,说腊梅香气袭人,使幽静的环境也充满生机。这句中的“着莫”二字,是作者自谦之词。因为作者作过一首《腊梅》诗:“我诗多病不须医,病在诗家欠药时。诗病有时须药治,待教铁石也成糜。”可见他并非铁石心肠,而是有诗病的人。这两句的意思是,腊梅的香气充满了周围的空气,仿佛它那飘逸的香魂在暗暗地与人们的心灵相通,使人陶醉。
第三句“李侯铁心似广平,笔力万钧谈笑举”,写诗人自比李广平。诗人说自己虽无广平君那样高洁的品德,但自己的志向、气节、文才、胆识却不亚于广平君。
第四句“诗成夜诵更清绝,向来谁识袁临汝”,写诗人赠友之情。这两句的意思是,诗写成后,夜晚读起来格外清越,从前谁能赏识这样的好诗呢?这里既表达了诗人赠诗给朋友的一片真情实意,又含蓄地表明了自己并不看重世人的品评,只是希望朋友珍重自己的一片心意。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元大德元年(1297)春天,当时赵孟頫任集贤殿修撰等职。赵孟頫在杭州任官期间,与当地文人交往甚密,并结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友人。这首诗是赠给好友张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