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岁嘉平,初旬日四,雪中归自崇唐。
山林湖海,一气接苍茫。
踏尽玉龙千丈,更一望、龙尾天长。
须臾上,高峰四顾,迤逦过前冈。
群山,如玉削,松林百万,尽傅琼霜。
浑疑是天际,一鹤翱翔。
人道玉皇三六,欲一叩、风力方刚。
明朝好,金乌衔烛,八表散祥光。
这首诗是苏轼的《满庭芳·雪登前岭》。
译文:
我于酉江右雪中行走,已一月有余,四十七年来没有这样的快乐,今天再次看到雪景。明年为嘉平年,初旬日四,我在雪中从崇唐归程。
山林湖海一气接苍茫,踏尽玉龙千丈,更一望、龙尾天长。
须臾上,高峰四顾,迤逦过前冈。群山如玉削,松林百万,尽傅琼霜。浑疑是天际,一鹤翱翔。人道玉皇三六,欲一叩、风力方刚。
明朝好,金乌衔烛,八表散祥光。
赏析:
此词描绘了一幅壮丽的雪景画面,展现了作者对雪的美好情感。全词以雪为主题,通过对雪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向往。
首句“雪登前岭”点明了主题,描绘了作者登上前岭欣赏雪景的场景。接下来的句子“自己酉江右雪行弥月,四十七年无此乐也,今再见之”表达了作者对雪景的独特感受和美好回忆。这里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感受,强调了作者对雪的喜爱之情。
接下来的几句进一步描绘了雪景的壮丽景色。“未岁嘉平,初旬日四,雪中归自崇唐”描述了作者在雪中从崇唐归程的情景。“山林湖海一气接苍茫”则描绘了雪后山林湖海的壮观景象,仿佛与天空相接。“踏尽玉龙千丈,更一望、龙尾天长”表现了作者在雪中漫步的情景,仿佛走在一条玉龙之上,视野宽广。
最后几句则转向了对雪的描绘。“群山,如玉削,松林百万,尽傅琼霜”形容了雪后群山如玉般美丽,松林也被雪覆盖成琼霜般的白色。“浑疑是天际,一鹤翱翔”则表达了作者对雪景的陶醉,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结尾两句“明天好,金乌衔烛,八表散祥光”则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希望新的一年能够充满祥光。
整首词通过对雪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向往,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情和积极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