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槛天都近,池塘水鉴平。
微风晴后寂,孤月夜来清。
大象莫能破,纤尘何处生。
湘灵谁为感,一曲谩分明。
【注释】
澄虚阁:即澄虚亭,在江西吉州(今江西吉安),有“天下名亭”之称。
栏槛天都近:栏槛,栏杆。天都,指庐山。
池塘水鉴平:池塘里的水面平静如镜。
微风晴后寂:微风过后,天空显得特别安静。
孤月夜来清:孤月升起的时候,天空格外清朗。
纤尘何处生:纤尘,微小的灰尘。何处生,何处会有?
湘灵谁为感:湘灵,湘江女神,传说是舜妃虞姬。
【赏析】
此诗首联写景,颔联写声,颈联写静,末联抒情,四句一气呵成,浑然一体。全诗以澄虚阁为中心,描绘了一幅清新秀丽的画面。
首联写阁之形势。“栏槛天都近”,意谓阁临绝壁,与天相接。“池水鉴平”,言池中水波不兴,如镜子一般明净。诗人用“近”和“平”来形容阁之近于天、池之平静,既写出了阁之高峻,又写出了池之开阔,境界开阔而宁静。
颔联写阁之环境。“微风晴后寂”一句,点出了天气晴朗之后的感觉;“孤月夜来清”则描写了夜晚的景致。两句之中,既有视觉形象又有听觉感受,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给人以美的享受。“寂寞”、“清”两字,不仅写出了夜深人静时的寂寞感,还写出了月亮的明亮。
颈联写阁之幽静。“纤尘何处生”一句,表达了诗人对阁内环境的向往之情。在这里,“纤尘”一词的使用,更是体现了诗人的心境。他渴望在这样的环境中,远离世俗的纷扰,寻找内心的平静。
尾联抒情,抒发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向往之情。“湘灵谁为感”,既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也暗示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他希望自己能够像湘灵一样,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和谐,从而找到内心的安宁。
此诗通过对澄虚阁及其周围环境的描述,展现了一种宁静、优美的景象。同时,诗中的一些关键词语,如“寂寞”、“清”、“纤尘”等,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