遽往偶相聚,下帘人事稀。
感秋那听雨,闻杵屡催衣。
得丧多士梦,行藏群雁飞。
黄花期野老,须插满头归。

【注释】:

遽往偶相聚,下帘人事稀。

【赏析】:

首联两句,点明和李学士在试院相聚的时间和环境。

“遽往”,突然,偶然地。

偶聚,偶尔相聚,偶然的相聚。

“下帘,”放下帘子,指闭门谢客。

人事稀,人很少。

【注释】:

感秋那听雨,闻杵屡催衣。

【赏析】:

颔联两句,写试院中的生活情态。

“感秋”,因秋风而伤感。

那,用在句首,语气词,表示反问,哪;“闻杵”,听到捣衣声。

这两句,写试院生活之凄清、寂寞。

杵,一种古代用来捣衣的工具。

“闻杵屡催衣”,是说听到捣衣声,催促着赶快把衣服缝好,说明秋天来了。

【译文】:

我偶然到他这里相聚,闭门谢客,很少有人来。

秋天了,我不禁为秋声所感动,听到屋檐上敲打衣服的声音。

士人们纷纷离去,仕途失意,像群雁飞散。

盼望着能与野老一起共赏菊花,须得插满头发才能归去。

【注释】:

行藏,处世行为,出处,进退。

黄花期,指菊花节,指归隐。

须插,必须插上。

头,指头发。

【赏析】:

尾联两句,抒发诗人对归隐的渴望。

诗人与友人相聚的日子屈指可数,他们常常闭门谢客,少有人来访。

秋天来临,诗人不禁触景生情,为秋声所感,听到屋檐上敲打衣服的声音。

诗人感慨地说:“士们纷纷离去,仕途失意,就像一群群雁飞向远方。”

诗人渴望能和野老一起共赏菊花,须得插满头发才能回家。

【赏析】:

此诗是诗人与李学士在试院相会时所作。首联点出时间地点,颔联写试院的萧条冷寂,颈联借典自喻,抒写自己身世之感,尾联表达自己渴望归隐的心情。全诗语言质朴流畅,情致委婉深沉,意境清丽疏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