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楫会通处,阴阳明晦时。
四并归善政,万象入新诗。
地胜得仙久,水遥归鹭迟。
为看滕阁记,将赋此尤宜。
注释:
桐庐会景亭二首 其二
舟楫会通处,阴阳明晦时。
四并归善政,万象入新诗。
地胜得仙久,水遥归鹭迟。
为看滕阁记,将赋此尤宜。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会昌元年(751)春天写的,当时诗人因受牵连贬官到江陵。他在江陵的会景楼观赏景色,写下了这首诗。
首句“舟楫会通处”是说这里水域交通要道,船只往来不绝,所以有“会景”之称。“舟楫”,指渡口的船只;“会通”,指渡口的水流通畅,能容多船并行。这句意思是说:这里是个水上交通要道,来往船只络绎不绝。
次句“阴阳明晦时”,是说阴晴变化,时开时闭。古人认为天分阴阳,日月运行,阴晴变化是自然规律。这里的“晦”,是阴暗、昏暗的意思。这句的意思是:阴晴变幻,时开时闭。
第三句“四并归善政”,是说四方的百姓都和睦相处,归顺朝廷。“四并”,四方,指四方百姓;“善政”,好的政治。这句的意思是:四方的百姓都和睦相处,归顺朝廷。
第四句“万象入新诗”,是说自然界的各种现象都融入了新的诗篇。“万象”,指自然界的万物;“新诗”,新的诗歌。这句的意思是:自然界的各种现象都融入了新的诗篇。
第五句“地胜得仙久”,是说此地地势优越,自古以来就有仙人居住。“地胜”,地势优越;“得仙”,仙人居住。这句的意思是:此地地势优越,自古以来就有仙人居住。
第六句“水遥归鹭迟”,是说远处的水乡美景,让归巢的白鹭也走得慢些。“水遥”,远处的水乡;“归鹭”,归巢的白鹭;“迟”,慢些。这句的意思是:远处的水乡美景,让归巢的白鹭也走得慢些。
最后两句“为看滕阁记,将赋此尤宜”,是说为了欣赏滕王阁的记文,我特地来写这首诗,它尤其适合在这里吟诵。“滕阁记”,指《唐大诏令集》卷一〇五引《太平寰宇记》载唐代南昌滕王李元婴所撰《洪州南楼记》。滕王李元婴,字子安,唐代宗之子。他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正月封为江南道都督兼洪州都督,治所在洪州(今江西南昌)。他建有滕王故城,筑有滕王阁,又筑有南城和滕王台。他的诗作中有很多咏滕王阁的诗,其中以《滕王阁饯别序》最为著名。《滕王阁饯别序》中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等名句。滕王阁原址在赣江东岸上,唐永徽四年(653)因洪水冲毁才迁至现址,后屡遭毁坏,现存建筑是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重修时所建。
整首诗通过描绘会景亭的自然风光,赞美了滕王阁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之情。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杜甫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人民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