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都山水北宫西,不似元婴未解迷。
客去寻春人已往,惊猿空有晓来啼。
次禹弼同游滕王园池之韵 其四
洪都山水北宫西,不似元婴未解迷。
客去寻春人已往,惊猿空有晓来啼。
诗句逐句释义
- **洪都山水北宫西: 描述的是滕王阁周围的自然景观,”洪都”可能指的是今天的南昌市,而”北宫西”则指代了滕王阁的地理位置。滕王阁位于南昌市西北部,背靠赣江,面向滕湖,是一处具有丰富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建筑。
- **不似元婴未解迷: “元婴”通常用来形容人的童真或者纯真,这里可能是指滕王阁的建筑风格或景色给人一种清新脱俗、未被尘世污染的感觉。这里的”迷”字可能表达了一种对这种纯净美的向往和不解。
- **客去寻春人已往: 这句诗表达的是诗人离开后,春天也过去了,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美好时光的消逝。
- **惊猿空有晓来啼: “惊猿”可能是指山中的动物,如猿猴,在夜晚被惊醒后发出的叫声。”空有晓来啼”表达了早晨时分这些动物仍在为寻找食物而努力的情景,尽管它们已经醒来。
译文
洪都山水北宫西,不似元婴未解迷。
游客离去寻春人已逝,晨曦中猿鸣空长啼。
注释
- 洪都:古地名,今江西省南昌市一带。
- 山水北宫西:描绘了滕王阁所在地区的地理环境。
- 元婴:道教中常用来比喻天真无邪或清纯的人或物。
- 客去与寻春人已往:描绘游客离开后的情境,春天已经过去,游客已经离去。
- 晨曦中猿鸣空长啼:形容清晨时分,猿猴仍在寻找食物,但无人响应,只能长啼直到天明。
赏析
此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滕王阁周边的自然风光以及游客在此的感受。首句“洪都山水北宫西”,不仅设置了地点,也为读者描绘了一个充满自然美的背景,使得后续诗句的情感得以展开。第二句“不似元婴未解迷”以神话人物形象,暗喻当前的景色如同未被世俗污染的纯真世界,引人遐想。第三句“客去寻春人已往”,直接点出了时间流逝的主题,强调了美景易逝、人事无常的哲理。最后一句“惊猿空有晓来啼”则巧妙地使用“惊猿”这一意象,表达了即使面对晨曦的希望和挑战,自然界的生命依然在寻找出路,展现了生命的坚韧和活力。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深深感悟,以及对于时间流逝和人生变化的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