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隐寓以骂,孟郊鸣其穷。
始读郁吾气,再味濡我胸。
如何志与气,发作瓶瓮中。
大见无贤愚,大乐非穷通。
弃置二子集,追攀千古风。
中兼六义异,下与万物同。
妙象生丹青,利器资陶镕。
心手适相遇,变化从色空。
感寓复收敛,兀然无我翁。
【注释】
罗隐:唐代诗人。孟郊:唐代著名诗人。“郁吾”指郁积的怒气。“瓶瓮”,比喻狭小的处所,喻意穷困。中兼六义:兼备《诗经》里的风、雅、颂、赋、比、兴六种艺术手法,即兼备诗歌的各种风格与形式。“陶镕”,冶炼铸模的意思。色空:佛教用语,指一切有为法(现象界)都是无常的,没有永恒不变的自性。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读罗隐和孟郊的作品之后所写的一首七言古诗。诗的前两句以“罗隐寓以骂,孟郊鸣其穷”起兴,表明自己读这两位诗人的作品后,内心激奋,情绪愤懑;后四句则写自己对这两位诗人作品的理解,表达了他们作品的艺术特点和自己的感受。全诗语言简练,感情真切。
开头两句是说自己读两位诗人的诗文之后,心情十分激动,愤慨不平。“罗隐寓以骂”是指罗隐在作品中常常用辛辣的语言抨击现实;孟郊也常常借自己的贫困之境来抒发内心的悲愤,所以“鸣其穷”就是指他们的作品中充满了愤怒的斥责,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
三、四两句是对这两位诗人的诗文进行深入理解之后的认识。“始读郁吾气,再味濡我胸。”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读了他们的文章之后,自己的心中积聚了许多愤懑之气,而且这种愤懑之气已经深深地影响了自己的心灵。“如何志与气,发作瓶瓮中。”这两句是说,这种愤懑之气如果不发泄出来的话,就像被关在狭小的瓶瓮之中一样,无处释放。
五、六两句是说,经过反复地思考,发现这两位诗人虽然生活境遇不佳,但他们的作品却大不同于一般的文人士大夫之作。他们的作品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不拘泥于个人的情感体验,而是将普遍的人性和社会现实都纳入了创作的视野。“大见无贤愚”指的是他们的诗作中没有明显的等级区分,无论是高贵还是卑贱的人,都能从中得到共鸣;“大乐非穷通”则是说,他们的快乐并不在于富贵或贫穷,而在于能对社会有所贡献,能为大众服务。
接下来的几句是说,这两位诗人的作品不仅在题材上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而且在表现技巧和艺术风格上也具有很高的成就。“弃置二子集”,是说可以舍弃那些平庸的诗文,而只保留这两位诗人的作品。“追攀千古风”,则是说要学习这两位诗人的诗歌传统,追随并继承他们的精神风貌。“中兼六义异,下与万物同”,意思是说他们的诗歌既有高雅的艺术风格又有平易近人的特点,既能够反映社会现实又能表达普遍的人生感受。“妙象生丹青,利器资陶镕”,则是说他们的诗歌如同美丽的画卷一般,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又像锋利的武器一样,能够帮助人们磨砺自己的思想和意志。
最后两句是说,读他们的诗之后,自己深感其中的道理深奥,需要细细品味才能领悟其中的精髓。“心手适相遇”表示自己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思考,终于领悟到了他们诗歌中的真谛;“变化从色空”,则是说这些诗歌的变化无穷,就如同佛家的色空观念一样,永远也不会有固定不变的结局。最后一句“兀然无我翁”,则是说自己在读他们的诗之后,心境宁静,恍若一位超脱世俗的智者。
这首诗通过对两位诗人作品的学习体会,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和艺术的独特见解,同时也反映了自己内心的变化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