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公浩浩乐文字,乃笑红裙醉豪子。
张侯切切务高洁,亦鄙双鬟献回雪。
东野先生穷且愁,蚯蚓窍中煎百忧。
北舍主人贫亦欢,典衣取酒更未阑。
悲愁伤气岂足尚,拣择害道非所安。
空色皆无适相遇,衮衮百年谁自苦。
太平功业时可为,万丈虹蜺不须吐。
一源湛湛吾忘情,四人毁誉浮沤生。

韩公浩浩乐文字,乃笑红裙醉豪子。

张侯切切务高洁,亦鄙双鬟献回雪。

东野先生穷且愁,蚯蚓窍中煎百忧。

北舍主人贫亦欢,典衣取酒更未阑。

悲愁伤气岂足尚,拣择害道非所安。

空色皆无适相遇,衮衮百年谁自苦。

太平功业时可为,万丈虹蜺不须吐。

一源湛湛吾忘情,四人毁誉浮沤生。

注释:韩公:指韩愈。浩然之气:指高尚的志向和情操。乃:就。红裙:代指女子。豪子:豪爽、慷慨的人。切切:恳切的样子。务:追求、注重。双鬟:古代妇女的一种头饰,指美女。回雪:形容女子貌美如玉,洁白无瑕。蚯蚓窍:蚯蚓的洞穴。比喻忧愁。百忧:许多忧愁。北舍:指作者的住所。典衣(jìnyī):典当衣物。取酒:买酒。阑:尽,完。悲愁伤气:指悲痛伤心使人精神萎靡不振。尚:还。拣择:选择。害:妨碍。道:道德。空色:虚无缥缈的色彩。空:空虚。无适:没有适合的意思。相遇:相会。衮衮:众多的样子。百年:一生。谁自苦:谁自己痛苦?太平:国家安定。功业:事业功绩。万丈虹蜺(lín):形容气势磅礴。不须吐:不必喷发。一源:同一种来源。湛湛:清澈透明。忘情:忘记感情。四人:指诗人的朋友。毁誉:毁谤与好评。浮沤(ōu)生:像浮萍一样随波逐流,指受舆论左右。

赏析:韩愈作诗赠仲时时以豪放著称,而此诗则显得婉约细腻,其风格之转变,令人颇感意外。全诗四章,前两章写仲时高轩小酌的情景及自己的感受,后两章则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赞美和对自身处境的无奈。

首章“韩公浩浩乐文字”,开篇即赞韩愈文采飞扬,字句铿锵,其文章犹如江河滔滔,气势磅礴。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军人物,他的文风雄健豪放,影响深远,所以作者对他充满了敬仰之情。

次章中作者通过“张侯切切务高洁”一句,描绘了友人张侯的品格形象。张侯为人耿直刚烈,不惧权势,追求清白高洁的人格境界。然而作者却认为他过于拘泥于形式,不够圆融,甚至有点刻薄了。这种评价虽有些偏激,但也反映了两人性格上的不同,以及彼此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第三、四章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不舍。在这两章中,诗人分别引用了“东野先生穷且愁”和“北舍主人贫亦欢”两个典故来表达情感。“东野先生”指的是陶渊明,他是东晋时期著名的田园诗人,以田园生活为题材写下了许多优美动人的诗句。“穷且愁”意指陶渊明虽然贫穷潦倒但仍然保持高尚的情操,不为五斗米折腰。“北舍主人”则是指杜甫,杜甫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诗歌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贫亦欢”则是说杜甫虽然生活贫困,但依然能够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不把贫困看作是一种负担或耻辱。这两句典故既体现了两人性格的不同,也表达了诗人对他们人品和才华的认可和赞赏。

最后两句“悲愁伤气岂足尚,拣择害道非所安”,则是对前面两章内容的进一步升华和拓展。诗人通过对两位文人的描写和赞美,表达了自己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向往。他认为真正的君子应该具备高尚的情操、坚定的信念和独立的思考能力等品质。同时他也意识到了人性的弱点和局限性,因此认为过分地追求名利和权力反而会损害自己的道德品质和身心健康。这种观点在当时是非常难得的思想解放和创新精神的表现,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的语言技巧,更体现了他对人生和社会现实的独到见解和深刻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