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有约乃相违,故遣村船逆上溪。
寺与松篁元不隔,路经蓬藋却成迷。
数君放逸仍怀古,老我悲凉况哭妻。
郑重莫逃鸡黍社,又随新月共扶藜。
【注释】
登高有约乃相违,故遣村船逆上溪。
寺与松篁元不隔,路经蓬藋却成迷。
数君放逸仍怀古,老我悲凉况哭妻。
郑重莫逃鸡黍社,又随新月共扶藜。
【赏析】
这首诗是王越卿为客人们在武安之塔上的一次游宴所作,其时王越卿已醉,因而在诗中表现出了豪放的情怀,并把对朋友的关心之情融入诗中,抒发了作者的感慨。
首句“登高有约乃相违”,是说大家登上高处,本来是约定好一起游览的;可是后来却因为一些原因而未能如愿。“故遣村船逆上溪”,是说为了避开游人的干扰,只好派遣村船逆着溪流而上。
颔联“寺与松篁元不隔,路经蓬藋却成迷”。意思是说寺庙和松树竹林本来就不是隔绝的;但经过荆棘丛生的蓬草地带却反而迷失了方向。“数君放逸仍怀古”,意思是说虽然你们都放纵不羁,但仍然怀念古代的事情。“老我悲凉况哭妻”,是说我已经衰老,而且悲伤,更何况还要因妻子哭泣而更加悲伤。颈联“郑重莫逃鸡黍社,又随新月共扶藜”,是说你们不要逃避鸡黍社的宴会,也不要躲避新月下的扶藜。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你们应该参加这次宴会,并且要像古人那样乘着月光下路。这两句是劝慰的意思。
这首诗写于重阳节(九月初九),重阳节又称“登高节”、“九月九日”等,是汉族传统节日之一,人们在这个节日里会登高远望,饮酒赋诗。王越卿在重阳节这天举行酒宴,本想邀请客人一起登武安之塔游览,可是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实现这个计划。于是便在诗中表达了自己的遗憾之情。全诗语言通俗流畅,情感真挚自然,既表现了王越卿的豪爽性格,也体现了他对友情的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