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湖清浅越山寒,好倚秋云刮眼看。
万里尘沙卷飞雪,却持汉节使呼韩。
【注释】
1、镜湖:即镜湖。在今浙江绍兴。
2、刮目:指擦亮眼睛,比喻远望或审视。
3、万里:形容路途遥远。
4、尘沙:尘土和砂石。
5、使:出使。呼韩:指出访韩国。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名将吴璘的《出使金国》诗,表现他出使金国的壮志与豪情。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清秋图,后两句写出了使金的目的,抒发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全诗风格雄浑刚劲,气势磅礴,意境阔大。诗中的意象丰富,画面感强,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
镜湖清浅越山寒,好倚秋云刮眼看。
万里尘沙卷飞雪,却持汉节使呼韩。
【注释】
1、镜湖:即镜湖。在今浙江绍兴。
2、刮目:指擦亮眼睛,比喻远望或审视。
3、万里:形容路途遥远。
4、尘沙:尘土和砂石。
5、使:出使。呼韩:指出访韩国。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名将吴璘的《出使金国》诗,表现他出使金国的壮志与豪情。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清秋图,后两句写出了使金的目的,抒发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全诗风格雄浑刚劲,气势磅礴,意境阔大。诗中的意象丰富,画面感强,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
【注释】 寄卧丞相庐:寄居在丞相的官舍。 东轩:指丞相官舍中的厅堂,因在东,故称“东轩”。 古贤人:古代贤明的人。 高标:高耸的标杆,比喻高尚的节操。 镇:镇守。 浮俗:世俗。 露气沃人清:露水沾湿了人的衣裳使人感到清爽。 烟色沾衣绿:雾霭笼罩着大地,使衣服沾上绿色。 丹凤:丹青色的凤凰,古人认为它是吉祥之鸟,也指祥瑞之气。 琅玕玉:美玉的一种,因产于琅邪山而得名。 【译文】
这首诗名为《勉陈石二生》,出自唐代诗人张籍之手。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以及赏析: 译文: 1. 精金埋深山,凿土不难得。 - 珍贵的金属被深埋在山中,挖掘时并不困难。 2. 大贝贮沧海,破浪亦能识。 - 巨大的贝壳藏在广阔的大海之中,即使破浪也能辨认出它们。 3. 山趋猛虎穴,海入长蛟室。 - 山势如同猛虎的洞穴,海中有长蛟居住。 4. 必意往取之,投躯不少惜。 - 必定决心去获取这些珍宝
诗句翻译与注释: 1. 少年喜风雪,走上百尺楼。 —— 年轻人喜欢在风雪中攀登百尺高楼。 2. 买酒不论钱,贳却紫貂裘。 —— 买了酒不问价格,将珍贵的紫貂皮大衣借给了朋友。 3. 相从尽豪客,楼下系紫骝。 —— 与许多豪放的友人相聚,在楼下拴上骏马。 4. 雄心视宇宙,万事叶沉浮。 —— 放眼看整个世界,一切皆随波逐流。 5. 欲骑凤凰去,肯顾万户侯。 —— 想要像凤凰一样飞翔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在45岁的时候所作,当时他正处在长安。诗中描述了他的朋友吴伯固对他诗歌的赞赏和鼓励,以及他对这种赞美的感激之情。 以下是逐句的解释: 1. 伯固读我诗,掉头吟不休。 注释:伯固读了我的诗,并不停地吟诵。 2. 明日踵我门,作诗还相投。 注释:明天我会去你家门口,写首诗来回报你的赞赏。 3. 初读颇怪骇,如录万鬼囚。 注释:初次读起来觉得很惊奇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语言和文学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准确细致地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重要意象及作者的情感态度,然后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和分析。答题时,首先要求考生能正确理解诗句大意,然后指出该诗句使用了哪种表现手法,并解释其艺术效果;最后对全诗进行赏析。 “草头烟霏霏”,草头烟霏霏,烟雾弥漫,形容天气阴沉。 “草影摇斜晖”,草影摇曳,斜晖映照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作品。全诗以“哭渭夫二兄”为题,通过对两位兄长的描写,表达了对他们深深的怀念和思念之情。 诗句如下: 平生抱直气,鬼神不敢干。 乃从异物化,使我涕泗澜。 昔之初拜兄,申申从太原。 府公颇好事,凿地种琅玕。 筑学百馀室,吾徒得所盘。 嘈嘈诵古书,邻家嫌聒烦。 间日课辞章,据义相讥弹。 兄时处乎中,竦竦如长竿。 负气颇刚简,未尝媚语言。 与众不相合,节角难为刓。 而独顾我喜
诗句原文: 好拥双旌便东下,画船明月绿杨津。 译文: 在春风得意的日子里,我挥洒着双手,带着双旌旗,准备向东出发。在月色下,我乘坐的船只驶过了绿杨树成荫的渡口。 注释: 1. 双旌:古代官员出行时所持的旗帜,此处用以形容身份尊贵。 2. 东下:向东行进。 3. 画船:绘有精美图案的船只。 4. 明月:明亮的月光。 5. 绿杨津:绿树成荫的渡口。 赏析:
注释翻译:清晨起来,我与碧桃约好,要留住这春风不放它回去。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在春天赏花时所作,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诗人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想象,把春天比作一位姑娘,她的到来带来了生机,使万物复苏,而她离去则意味着冬天的结束,春天的离去。诗中“与碧桃约”表达了与春天的亲近和依恋,而“留住东风不放归”则表达了对春天不舍之情。整首诗充满了对春天的喜爱和留恋之情
【注释】 别小女:分别你的女儿。 一别寸肠破,再别玄发衰:第一次离别时,心里就像一根一寸长的肠子破裂了一样痛苦;第二次离别时,白发也像枯叶一样纷纷脱落。 人生无百年,那堪长别离:人只有一生,怎么能经得起这么长久的离别呢? 万事从委蜕:一切事情都要随着岁月而变化。 漆园真诞辞:像庄子所说的那样,一切都要随遇而安。 去去复何言:走吧吧,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东风双泪垂:春风吹动,泪水像雨滴般落下。
注释: 酬王生:回应王生的诗。 两日立我门:两天前我站在门口,王生来了。 再拜求我诗:再次下拜请求你的诗歌。 我诗非美粟:我的诗歌不如同谷粒般美好。 安得充君饥:怎么能充饥呢? 十年诵周易:我已经诵读了十年的《易经》。 满腹文王辞:心中充满了文王的智慧和文辞。 文王不可见:文王的形象无法见到。 使我空涕洟:让我徒然流泪叹息不已。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王生的答词,表达了诗人对王生的敬仰之情
注释: 黄衫自掌贡闱琐,强刷尘心酒一杯。 天上谪仙如见忆,可能骑取老鲸来。 第一句中的“黄衫”指的是科举考试的考官,他们身着黄色的官袍,负责主持考试。 第二句中的“尘心”指的是世俗之心,表示考生试图摆脱世俗的束缚,以一颗纯净的心参加考试。 第三句中的“谪仙”指的是被贬谪到人间的神人,这里用来形容考官的高尚品格和卓越才能。 第四句中的“骑取老鲸”是比喻考官的才华横溢,如同骑着一头强大的老鲸鱼一样
【注释】 “省中”:指官府的后院。 “栽花”:指种花养树。 上马:起床以后。 晚方回:傍晚才回来。 不省好花开未开:不知花是开了还是没开。 谁把金钱买花树,带将春色入城来:是谁用金钱买花树,把春天的气息带到城市里来。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诗人清晨骑马出门时发现庭院里新栽的花已开得很好了,而自己晚上回家才看到这些花还没有完全开放。诗人对这突如其来的美景感到十分惊异,不禁自言自语
【注释】1.银台:指中书省,古代官署名。2.相君:指宰相。3.丹涂:指朝廷的官职。4.紫皇:指天子、皇帝。5.扬州第五符:指唐代扬州的第五等地方官。 【赏析】此诗作于作者任扬州司户参军时,表达了诗人希望得到提拔的愿望。首句写诗人向皇帝上书请求调换职位,第二句说希望何时能得到朝廷的重用。三、四句写皇帝对老病大臣的怜悯之情,希望给以高官厚禄,五句则表示自己甘愿做扬州第五等地方官员。全诗语气恳切
这首诗的意思是:去年我在这里送别过行旅之人,现在又在这里与他重逢。今日我又来到这里,却是为了送他北去。 注释: 1. 出北关:离开北关。 2. 昨年:去年。 3. 此地:这里。 4. 送行客:送别行人,指送行客的人。 5. 俯仰之间:低头看看天,抬头看看地,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6. 迹已陈:已经过去很久了。 7. 今日复来:今天又来了。 8. 相别处:相别的地方,指分手的地方。 9. 使君
【注】 1.长安事:指在长安的官职和事务。朝谒,指拜见皇上。 2.尘土厚于泥:比喻为官的劳碌,像衣服沾满泥土一样。 3.青山好:指山景美好。 4.留马蹄:指暂驻山中,歇马休息。 【赏析】 这首诗写一位从政者的苦乐参半之情。首句点明题意,说这位“过十丈山”的“行人”,是来向皇帝朝见。次句以夸张手法,写出这位行人一身的尘垢。第三句由“爱青山好”而联想到自己的处境,觉得如果暂时留下,那该多好啊!
【注释】 翠璧:形容青山。连环:指山连绵不断。 爱山何:喜爱山的意思。何,疑问词,相当于“哪里”。 莫辞:不要推托。 下马寻云径:走下马来寻找一条通往云端的道路。 淮:古时以淮河为界,以北属吴,以南属楚,故称淮西。 赏析: 此诗首联写景,颔联抒情,颈联转情入景,尾联点题。全诗一气呵成,浑然一体。诗中用典贴切自然,既没有堆砌典故的痕迹,也没有生硬地牵合典故;既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