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院花香晴昼永,愔愔亭户无人。
谁将心绪管青春。
游丝知我懒,江柳也眉颦。
近水远山都积恨,可堪芳草如茵。
何曾一日不思君。
无书凭朔雁,有泪在罗巾。
诗句输出:
昨夜今朝争几许,共惊年去年来。
译文输出:
昨夜今晨之间有多少变化,令人惊讶的是岁月的流逝。
注释:
昨夜今晨:昨天和今天,形容时间短暂。
争几许:争论多少,形容变化的快速与激烈。
共惊年去年来:共同惊讶于时间的流逝。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昨夜”与“今朝”的变化,感叹时间的飞逝。诗中的“惊年去年来”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时间流逝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与珍惜。
翻译输出:
游丝知我懒,江柳也眉颦。
译文输出:
游丝知道我的懒惰,江柳也皱着眉头。
注释:
游丝:飘动在空中的细长柔软的物体,常指蜘蛛丝、风或雨滴等。
知我懒:了解我的懒惰状态。
眉颦:皱眉头,表示不满或不高兴。
赏析:
此句以“游丝”和“江柳”为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心境。游丝知道诗人的懒惰,而江柳也皱起了眉头,似乎在为诗人的行为感到不满。诗人通过这种拟人化的手法,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近水远山都积恨,可堪芳草如茵。
译文输出:
靠近水远的山都充满怨恨,可惜芳草如茵。
注释:
近水远山:形容景色遥远且美丽。
积恨:满含怨恨。
可堪:实在忍受不住。
芳草如茵:美丽的草地覆盖了大地。
赏析:
此句通过描绘山水之间的怨恨情绪,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内心情感的矛盾。诗人用“近水远山都积恨”来形容山水之间充满了怨气,可能是由于诗人自身心情不佳或对环境有所不满。而“可堪芳草如茵”则是对美景的欣赏,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整首诗通过对比自然景色的美与人的心境,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赏析:
这首诗以明快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宁静的自然画卷,同时也深刻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世界。诗中的山水与人的情感相互映照,形成了一幅动静结合、情感丰富的画面。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的美丽与人的心境,展现了一种超越现实束缚的理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