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长,长安贵游踏春阳。
游龙八尺黄金装,狎客沈宋交金张。
真珠结屋贝作堂,锦裀七十二鸳鸯。
吴姬赵女罗丝篁,熊蟠豹胎桂为浆。
主客一饮累百觞,帏风幕日绮绣香。
白昼铜盘飞蜡光,行乐未足光阴忙。
恨无长绳系扶桑,何曾得知春日长。
山中腐儒鬓欲霜,蜗牛庐中狮子床。
二十七种饭瘦郎,过午一枕无何乡。
起来煎茶竹风凉,半丝不挂万虑忘。
从渠门外尘如马,落絮游丝相枕藉。
斜阳窗户一编书,日长只在茅檐下。
春日长,春日长,长安贵游踏春阳。
春阳:春季的阳光,即春天。
长安:古都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
贵游:贵族官僚。
踏春阳:赏春游玩。
游龙八尺黄金装,狎客沈宋交金张。
游龙:游侠。八尺:指游侠身高八尺。
金装:黄金装饰。
狎客:朋友,熟人。
沈、宋:人名,《汉书·艺文志》有《沈氏易传》,但无宋。
交金张:交结金吾将军张望。金吾将军为汉武帝时所封,掌京城禁卫军。
真珠结屋贝作堂,锦裀七十二鸳鸯。
真珠:珍珠。结屋:用珍珠装饰房屋。
贝:贝壳。作堂:用作房屋。
锦裀七十二鸳鸯:形容富贵人家铺张奢侈的生活。
吴姬赵女罗丝篁,熊蟠豹胎桂为浆。
吴姬:指美女。赵女:赵家女子。
罗丝篁:用丝绸做的竹制器具。
熊蟠豹胎:形容女子体态美好,如熊虎之姿。桂为浆:以桂花泡的酒。
主客一饮累百觞,帏风幕日绮绣香。
主客:主人和客人。
一饮累百觞:饮酒量很大。累,积聚。百觞,古代酒器,容量相当于一斛(十斗)。
帏风幕日:遮蔽太阳,使屋内明亮。帏,帷幕。
绮绣香:华丽的织品散发出芳香。
白昼铜盘飞蜡光,行乐未足光阴忙。
白昼:白天。铜盘:盛食物的器皿,泛指食具。蜡光:蜡烛的光辉。
行乐:游乐。
光阴忙:时间紧迫。
恨无长绳系扶桑,何曾得知春日长。
恨:遗憾,可惜。长绳:长长的绳子。扶桑:传说中的神树,即木棉树,因叶似桑叶,故有此称。
何曾:哪里曾经。
山中腐儒鬓欲霜,蜗牛庐中狮子床。
山中腐儒:隐居在深山的学者。鬓欲霜:头发已白。
蜗牛庐:《庄子·外物》中有“蜗角触藩”之说,谓蜗牛角尖上转,触到藩篱,角尖被擦掉了,比喻微不足道的事情。这里用以比喻生活琐事。
狮子床:大床,象征豪华。
二十七种饭瘦郎,过午一枕无何乡。
二十七种饭:指各种饮食的饭食。
瘦郎:消瘦的男子。
过午一枕无何乡:过了中午就睡去,不再醒来。比喻生活无忧无虑。
起来煎茶竹风凉,半丝不挂万虑忘。
半丝不挂:原指佛教徒身上没有世俗污垢,后来也指脱离尘世纷扰。
万虑忘:所有的烦恼都忘了。
从渠门外尘如马,落絮游丝相枕藉。
从渠:任凭,任由。尘如马:尘土像马一样飞扬。
落絮游丝:随风飘舞的柳絮和飞舞的蜘蛛丝,喻指世事变化无常。
相枕藉:相互重叠。
斜阳窗户一编书,日长只在茅檐下。
斜阳:夕阳。窗户:指窗前。编书:整理书籍。
茅檐:覆盖着茅草的房檐。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游图景。诗中的主人公是长安的贵人和他们的宾客们,他们在阳光下漫步,尽情享受着春天的美好时光。然而,诗人却感叹自己如同山中的老学者一样,已经满头白发,而那些繁华世界的人们却在享受着无尽的快乐。这首诗既表达了对春天美景的喜爱,又反映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