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功直与酒杯同,何事生憎在水中。
不使落汤频下箸,终令骨醉耐春风。

注释:

论功直与酒杯同,何事生憎在水中。

不使落汤频下箸,终令骨醉耐春风。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食蟹诗》中的第三首。全诗共四句,每句话都富有哲理和情感。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1. 论功直与酒杯同 - 这一句表明了作者认为螃蟹的美味与酒的甘醇有同等的享受价值。”论功”可能是指比较螃蟹与美酒的口感或营养价值,而”直与酒杯同”则表达了一种对食物的欣赏,认为它们都有值得赞赏的地方。

  2. 何事生憎在水中 - “生憎”意味着不喜欢或讨厌,”水中”指的是螃蟹在水中游动的样子,可能是由于某种原因使得螃蟹在作者眼中显得不那么吸引人。

  3. 不使落汤频下箸 - “落汤”形容水花飞溅的情况,”频下箸”可能是指在吃蟹时因为水花而频繁地放下餐具。这句诗反映了作者在享用螃蟹时遇到了一些不便,可能是由于水花溅起的原因。

  4. 终令骨醉耐春风 - “骨醉”意味着非常陶醉,可能是因为螃蟹的美味到了令人沉醉的程度,而”耐春风”则是说这种陶醉能够抵抗住春风的吹拂,形象地描绘了美食带来的愉悦感。

整首诗通过对比螃蟹与美酒,传达了作者对美食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对于生活中小挫折的豁达态度。通过对螃蟹的形象化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感官体验的场景中,让人仿佛亲自品尝到了螃蟹的美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