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国尝忧以味亡,须知有毒味中藏。
谁能不累口腹事,莫趁秋风衔稻芒。
注释:有国家曾经因为食物的味道而亡国,这需要知道有毒的食物中隐藏着毒害。
谁能不因口腹之欲而劳累,不要趁着秋风去衔稻谷。
赏析:本诗通过写蟹的美味诱人,来比喻那些为了口腹之欲不顾后果的行为,表达了诗人对人们贪图享受、忽视道德和责任的批评。同时,也提醒人们要有节制地享受美食,不要过度追求。
有国尝忧以味亡,须知有毒味中藏。
谁能不累口腹事,莫趁秋风衔稻芒。
注释:有国家曾经因为食物的味道而亡国,这需要知道有毒的食物中隐藏着毒害。
谁能不因口腹之欲而劳累,不要趁着秋风去衔稻谷。
赏析:本诗通过写蟹的美味诱人,来比喻那些为了口腹之欲不顾后果的行为,表达了诗人对人们贪图享受、忽视道德和责任的批评。同时,也提醒人们要有节制地享受美食,不要过度追求。
下面是对《晏如堂诗》的逐句释义及其相关赏析: 1. 西都执戟郎,田少家无储: - 西都执戟郎:指在皇宫担任警卫职位的官员。这里用来形容诗人年轻时的境遇,即在朝廷中担任侍卫之职。 - 田少家无储:表示家境贫寒,缺乏积蓄。 - 不戚戚:形容诗人面对贫困的生活态度,并不感到忧伤或焦虑。 - 著书防患何多虞:指通过著述来预防可能发生的问题,暗示诗人通过写作来避免可能的灾祸。 2. 柴桑避俗翁
诗句解释与赏析: 1. “吴民载弃意堂” 注释: “吴”指代作者所在的地区,“民”可能是指普通百姓或普通人。“载”是动词,意为携带、装载。“弃意堂”可能是一个被遗弃的地方,也可能是指一种思想或情感的寄托。 译文: 在吴地(这里指中国)的百姓中,我带着放弃世俗名利的意欲,建立了这个“弃意堂”。 2. “此身聚沫无坚强” 注释: “沫”在这里指的是泡沫,象征短暂的美好和虚幻
谢薖的《送邑尉朱登仕告老归华亭用玉局老仙寄王庆源韵》是一首充满深意的古诗词,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隐生活的祝福及对其人生选择的尊重。本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情的笔触,展现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具体分析如下: 1. 白头真负平生志: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无法实现其一生志向的遗憾。在诗句中,“白头”通常与衰老联系在一起,但在这里却象征着未完成的事业或未能实现的梦想。诗人通过这一表述
【注释】 分韵招无逸兄得益字:在诗中,“分韵招”指以韵相和,而“无逸”则是诗人的号。此诗为作者对友人无逸的劝勉之词。 长怀乌衣游:长怀指的是长久地怀念,乌衣巷是南京秦淮河南岸一条著名的古街,东晋时此地有王导、谢安等人的住宅,所以又称王谢故居。后来这里成为达官贵人聚集的地方。 亲姓何戚戚:亲人的姓氏,为什么如此忧心呢? 吾曹乃其后,何不迨往迹:我们都是王导、谢安等先贤的后代
【注释】 翠云:指青山。分韵得禅字:即以“禅”字为韵,作诗。杖履:拄杖和鞋。所适:所到之处。溪流:山间小溪。溅溅:流水声。武陵:古地名,在今湖南。桃花源:传说中晋陶潜《桃花源记》中的乌托邦式理想社会。划然:忽然。华屋:精美的房舍。青莲:佛家语。伊蒲馔:僧尼吃的斋食。一饷:一会儿。吾党:我辈。旷达:心胸开阔。董、何:人名。韵俱胜:韵调优美。阮:古乐器,泛指乐器。周郎:周瑜。秀眉宇:形容相貌英俊
注释:儿时窥豹见一斑,晚学一技千金殚。 译文:小时候通过观察豹的一角而知道它的特征,长大后学到一项技能却要用千金的代价。 注释:斋房芝草不并秀,且餐秋菊纫春兰。 译文:书房里的灵芝草并不与它们争奇斗艳,我只取一些秋菊和春兰花来食用。 注释:无心时共白云出,忘机日对沙鸥闲。 译文:没有心思的时候就和白云一起飘出,忘记机心的时候就对沙鸥悠闲自在地生活。 注释:穷人与世各异调,敢望一唱仍三叹。 译文
【注释】 何人爱斯泉:谁喜爱这泉水呢? 结搆亭上屋:在亭子上面建造房屋。 空亭何所有:空亭有什么呢? 冷气宜三伏:凉爽的气温适合炎热的夏天。 泠泠石甃净:清凉的泉水洗净了石井口。 须眉真可瞩:胡须和眉毛真是可以凝视的对象。 挹彼才盈掬:舀起那泉水,正好满一捧。 何时近亭居:什么时候才能靠近亭子居住呢? 更种亭畔菊:再种些亭边菊花。 日饮潭中甘:每天饮用潭中的泉水,多么甘甜! 庶用稽死录
注释: -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水涨的诗,描述了雨后溪流的景象。 - 诗句大意:雨声何浪浪,溪流势汹汹,莽苍两涘间,不辨马牛风。翻疑坤轴裂,渺与天河通,林杪露寸碧,浊浪奔蛟龙。橹摇扁舟下,袖手闲篙工。疏烟媚晚霁,飞云带归鸿。境物复可写,妙手无僧崇。登兹百尺台,令人豁奇胸。樽开河南守,坐有西山洪。游目托远怀,平水念禹功。视河不治行,他日望两公。吾侪何所乐,白着卧船篷。 - 赏析: -
王摩诘四时山水图 这首诗是赞美王维的《辋川图》。诗中通过描绘桃花和柳树的颜色,来表达王维在诗中描绘四季景色的技巧。接着,诗人又提到王维画中的春天,如雨后的山野和烟雾中的风光,展现了他深厚的艺术功底。 诗人转向对王维画作的评价,认为他的画作虽然小巧,但却包含了丰富的变化,其中有些句子甚至无人知晓。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王维作品的赞赏之情,认为他是画家中独树一帜的人物
诗句释义: 董侯朝饥雷殷腹,咄嗟无人羞豆粥。 杜陵太瘦缘作诗,玉川辛勤坐憎俗。 细君截发恐未暇,有弟能令饷君粟。 不妨更就乞槟榔,他日金柈供一斛。 译文: 董侯早晨饥饿得像雷声一样,突然没有人给他煮豆粥了。 杜甫的瘦是因为写诗,而陆龟蒙则因为辛苦劳作而厌恶世俗。 细君担心来不及剪头发,弟弟能够带来粟米给你。 我们不妨去乞讨槟榔,将来可以提供一斛金。 注释: 1. 董侯:指诗人的朋友、同乡或熟人。
注释: 论功直与酒杯同,何事生憎在水中。 不使落汤频下箸,终令骨醉耐春风。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食蟹诗》中的第三首。全诗共四句,每句话都富有哲理和情感。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1. 论功直与酒杯同 - 这一句表明了作者认为螃蟹的美味与酒的甘醇有同等的享受价值。"论功"可能是指比较螃蟹与美酒的口感或营养价值,而"直与酒杯同"则表达了一种对食物的欣赏,认为它们都有值得赞赏的地方。 2.
【注释】 分付:吩咐。见嫌:讨厌,嫌恶。十脐尖:十只蟹中只有九个蟹肚脐是尖的,一个蟹肚脐是圆的。输与:比给,给与。蛤蜊:一种双壳类的软体动物。如蜜甜:像蜂蜜那样甜美。 【赏析】 此诗写诗人对螃蟹的偏爱,并由此联想到人生的种种遭遇和体验。 前两句说:“分付厨人苦见嫌”。诗人自己爱吃螃蟹,却担心别人不喜欢吃螃蟹,这是多么矛盾的心理啊!“分付”即嘱咐、托付的意思,诗人把这份喜爱之情寄托于厨子身上
食蟹四首 其一 端为怀黄取醢烹,岂缘多足恣旁横。 焚脐未用集鼠辈,椎髓方嫌太瘦生。 注释:本诗是宋代诗人萧立之的咏蟹之作。前两句“端为怀黄取醢烹,岂缘多足恣旁横”描述了诗人为了制作美味的蟹肴,不惜花费心思,挑选出肥美的蟹只。然而,他发现这肥美的蟹只却因为其众多的脚而遭到轻视和嘲笑。后两句“焚脐未用集鼠辈,椎髓方嫌太瘦生”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被轻视和嘲笑的行为的不满
注释:雪霜无情地摧残着你的容颜,五十岁的你已变得衰老。你急切地想要得到槐实,以期头脑饱满、双颊泛红。 赏析:此诗为作者对友人的赠别之作。诗人以“牛胆渍槐子”作为礼物,意在表达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良好祝愿。诗中通过描绘友人的外貌和神态,表达了诗人对其深厚的友情和美好祝愿。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注释】牛的胆囊大如斗,用它泡过的槐子味道更鲜美。明年你穿上青色官衣,在京城大街上看遍鲜花。 【赏析】 首句中的“解”,指解开牛胃里的草莽,也就是将牛的内脏清洗干净。“得胆大如斗”,是说牛的胆囊大到可以装满一个斗。“投以元槐”,即把洗干净了的、又经过牛胆汁浸泡过的槐子投入锅中烹煮。这两句诗是描写制作美味牛肝的过程。 次句中的“功更加”,即用牛胆汁处理过的槐子烹煮出的菜肴的味道更加鲜美可口
注释: 草头早晨就含着露珠,樵夫的歌声在暮色中归去。 当时座上的客人一半已醉,琵琶乐声不许靠近帘幕弹。 译文: 早晨,李簿家的侍妾妙丽因思念丈夫而流泪,泪水沾湿了草尖。 傍晚,樵夫的歌声在山冈上回荡,寒风中显得更加凄清。 当时在座的客人中,有一半人已经醉倒,他们不愿意听琵琶的哀婉之音。 赏析: 此诗以李薄家侍女妙丽的身世为线索,描绘了她对亡夫的深深思念和对现实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