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墩堭北,妖星太白西。
凉风吹沙碛,帐下玉人啼。
吹沙复吹草,嘶马未知道。
醉后闻塔铃,胡天忽如扫。
野驼寻水向月行,露下胡儿食秋枣。

【注释】

  1. 落日墩堭北:太阳落山的时候,墩子(地名)位于北方。墩堭,指山冈、高地。
  2. 妖星太白西:妖星即金星,太白星是金星的别称,在西方。
  3. 凉风吹沙碛:清凉的风吹过沙漠地带。碛,指沙石积成的地面。
  4. 帐下玉人啼(tí):帐下有美丽的女子,她们在啼哭。
  5. 吹沙复吹草:风吹过沙石又吹过草丛。复,又。
  6. 嘶马未知道:马嘶鸣了一整天,还不知道天明。
  7. 醉后闻塔铃:喝醉了酒,听到远处寺庙里的铃声。
  8. 胡天忽如扫(sǎo):突然天空中飘来大雪。胡天,指南方的天空或北方边塞的天空。
  9. 野驼寻水向月行:野骆驼寻找水源,朝着月亮方向前进。
  10. 露下胡儿食秋枣:露水降落时,胡人正在吃秋天的红枣。

【赏析】
这首《秋日拟塞上曲》描写了一幅边塞秋日景色,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塞外秋景,表达了对祖国边疆的深情和怀念。

首句“落日墩堭北,妖星太白西”,通过描绘落日与妖星的位置,展现了辽阔的边塞景色,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接着“凉风吹沙碛,帐下玉人啼”,描绘了秋风掠过沙漠,沙地上的美丽女子哭泣的情景,生动地表达了边塞生活的真实状态。

接下来两句“吹沙复吹草,嘶马未知道”,“嘶马”指的是战马,这里暗示了战争的紧张氛围。而“未知道”则透露出士兵们的迷茫与不安。

第三、四句“醉后闻塔铃,胡天忽如扫”中,“醉后闻塔铃”描绘了士兵们醉酒后的梦境,而“胡天忽如扫”则表现出战争带来的恐慌与混乱。

最后两句“野驼寻水向月行,露下胡儿食秋枣”,描述了野骆驼寻找水源,而胡人们正享受着秋天的红枣,表现了边塞生活的艰苦与艰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边塞秋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祖国边疆的深情和怀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