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岂不解饮,风轩乘月开。
细细春酌动,徐徐秋兴来。
俄而弄清影,自尔却氛埃。
谁信城市居,野老为裴回。
韩淲的《方斋启窗见月》是一首充满意境与哲思的诗歌,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独特理解以及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深刻反思。
诗中开篇“我岂不解饮,风轩乘月开”,表达了诗人对酒和月光的喜爱以及与友人共同赏月的快乐。这里的“风轩”指的是一个带有凉风的轩窗,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饮酒,享受着月光的照耀,体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闲适生活。
“细细春酌动,徐徐秋兴来”,描述了诗人在春天细雨中品酒,以及秋天凉爽天气中产生的种种感触。这不仅是对季节变化的感受,也是诗人情感变化的写照。春天象征着生机与活力,而秋天则代表着成熟和收获,这两种不同的感受交织在一起,使得诗中的意境更加丰富多变。
随后,“俄而弄清影,自尔却氛埃”,表达了诗人在静谧的环境中,能够清晰地感受到自己的影子,这种独处的时光让人忘却了尘世的纷扰。这一句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喧嚣世界的远离。
“谁信城市居,野老为裴回”,则是诗人对城市生活的反思。在城市中忙碌的生活往往使人忘记了自然的美,失去了内心的宁静。而诗人在这里用了一种反问的方式,表达了他对于城市生活中的人们是否真正了解和欣赏自然之美的疑问。
《方斋启窗见月》不仅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的诗歌,更是一种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的佳作之一。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韩淲的文学才华,还能深入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然观和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