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卧一榻上,展转不能寐。
更听蟋蟀吟,时时风雨至。
披衣起趺坐,数息存妙寄。
其生何用观,夜气吾已志。
【注释】
中夜:半夜时分。危坐:端坐。清甚:声音非常清晰。倦卧:困倦地躺着。展转:翻身。更听:又听到。蟋蟀:一种昆虫。吟:鸣叫。时时:不时。披衣起:起身。趺坐:盘腿而坐,是一种禅定的坐法。数息:计数呼吸的次数。妙寄:寄托于妙的境界。其生何用观:人活着有什么用呢?夜气:夜间的空气。吾已志:我已经有所觉悟。
【赏析】
这是一首写夜坐思禅之作。诗的前半写夜坐时心境的变化;后半写悟禅后的心境。首二句写夜坐时的心境,三、四两句写夜坐时所听到的自然声响,五、六两句写因夜坐所触发的思考,七、八两句写因夜坐而悟得的人生哲理。最后两句抒发对人生哲理的领悟和感受。此诗以写夜坐思禅为题,却无一字直接道及禅,而是通过写夜坐的心境的变化,表现了诗人由夜坐而入禅境的过程,表达了诗人悟得人生哲理后的豁达胸襟。
“中夜危坐雨声清”,是说诗人在深夜里端坐在窗前,听着窗外细雨淅沥的声音,觉得异常清冽,于是便想:“倦卧一榻上,展转不能寐。”原来诗人在深夜中,由于雨声的撩拨,已经辗转反侧,无法入睡了。这里写出了雨声之清,以及由此引起的诗人心情之不宁静。
“更听蟋蟀吟,时时风雨至”。诗人继续在深夜中坐着倾听着。这时他又听到了蟋蟀的鸣叫声,并且不时有秋风秋雨来临。这两句进一步写出了诗人因为听到蟋蟀的鸣叫和不时降临的风雨,而感到的心情的不平静。
“披衣起,趺坐,数息存妙寄”。诗人在听到蟋蟀的呜叫和风雨的到来后,再也无心睡眠,披衣而起,盘腿而坐,开始沉思冥想。他在这里是在进行一种静坐冥思的活动,以期进入一种忘我的境地。这里写出了诗人在听到蟋蟀的鸣叫和风雨到来以后的行动。
“其生何用观?夜气吾已志”。诗人在冥思冥想之后,终于进入了一种特殊的境界,这时他想到:“人活着究竟有什么用处呢?我所追求的,就是这样一种境界。我已经有了这种境界。这样想着的时候,我感到精神振奋,心胸开朗。”这里写出了诗人冥思后的感悟和体会。
这首小诗描写诗人深夜坐禅的情景和心境变化。全诗写得十分简洁,但却给人以深刻的艺术感染力量。它不仅表现出诗人夜坐时的心情变化,而且表现出他在静坐冥想过程中逐渐入定,从而得到某种境界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