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舆陟险隘,兀兀不停辙。
主人眩头目,仆夫困唇舌。
前疑树梢拂,后虑崖石擦。
方呼左畔跷,复叫右竿捺。
避碍牢挂肘,冲泥轻下脚。
或荆棘兜挂,或屋檐拐抹。
或踏高直上,或照下稳踏。
斯须有不审,偾舆在目睫。
深渊固可畏,平地尤险绝。
作诗告仆夫,审诸秋毫末。
识察既晓然,力行谨无忽。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前出塞》。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出剑门后日履危径戏集轿兵方言
- 出剑门之后,日履险峻之路,戏集轿兵方言。
- 译文:经过剑门关后,每天行走在险峻的道路上,与轿夫们一起游戏。
- 注释:剑门关,位于中国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为蜀道要塞之一,地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篮舆陟险隘戏集轿兵方言
- 篮舆(篮子车),登上险峻的道路。
- 译文:骑着篮子车登险途,与轿夫们一同游戏。
- 注释:篮舆,一种轻便的交通工具,类似于现代的手推车或自行车。
主人眩头目仆夫困唇舌
- 主人头晕目眩,仆夫口干舌燥。
- 译文:主人因山路颠簸而头晕眼花,仆夫则因劳累而口干舌燥。
- 注释:主人,即出行者中的领导或重要人物。仆夫,即随行人员,负责搬运行李等事务。
前疑树梢拂后虑崖石擦
- 前疑树梢拂,后虑崖石擦。
- 译文:前怕树枝被风拂动,后怕山崖被石头擦碰。
- 注释:树木的枝叶随风摇摆,可能会触碰到道路,造成危险;山崖陡峭,容易擦伤脚部。
方呼左畔跷复叫右竿捺
- 方呼左畔跷,复叫右竿捺。
- 译文:刚叫左边的拐杖,又要喊右边的绳索。
- 注释:方呼,指刚刚喊出命令或指示。左畔跷,指左边的拐杖。右竿捺,指右边的绳索。
避碍牢挂肘冲泥轻下脚
- 避碍牢挂肘,冲泥轻下脚。
- 译文:躲避障碍时,牢固地抓住手臂;冲泥泞时,轻巧地迈开脚步。
- 注释:避碍,指躲避道路上的障碍物。牢挂肘,指牢固地抓住手臂,以免摔倒。冲泥,形容行走在泥泞中。轻下脚,迈步轻盈,不受泥巴影响。
斯须有不审偾舆在目睫
- 斯须有不审,偾舆在目睫。
- 译文:片刻之间,没有仔细考虑,就不慎陷入险境。
- 注释:斯须,指片刻之间。不审,指没有仔细考虑。偾舆,指陷入危险的困境。目睫,目光闪烁不定,形容惊恐不安。
深渊固可畏平地尤险绝
- 深渊固可畏平地尤险绝。
- 译文:深渊固然可怕,但平坦的道路更令人担忧,险阻更加突出。
- 注释:深渊,指深不可测的山谷或峡谷。固可畏,强调深渊的危险性。平地,指平坦的道路。尤险绝,比深渊还要危险。
作诗告仆夫审诸秋毫末识察既晓然力行谨无忽
- 作诗告仆夫,审诸秋毫末识察既晓然力行谨无忽。
- 译文:创作诗歌告诫仆夫们,细致观察秋毫末节,明白理解并牢记在心中,努力实践谨慎行事不要疏忽大意。
- 注释:作诗,指创作诗歌以告诫或提醒仆夫们。秋毫末节,形容事物极其微小的细节。识察,指明白理解并牢记在心。力行,指努力实践。谨无忽,意为谨慎行事不要疏忽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