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缘举世弃君平,宁为莼鲈忆季鹰。
不识将军何用揖,元非进士底须称。
归寻城郭浑如鹤,只欠袈裟便是僧。
书册至今成粪土,夜窗犹对短檠灯。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1. 自缘举世弃君平,宁为莼鲈忆季鹰:意思是说,我之所以感到悲伤和孤独,是因为世人都抛弃了我,宁愿思念家乡的莼菜和鲈鱼。这里的“莼鲈”指的是莼菜和鲈鱼,是作者家乡的特产,代表着家乡的美好和怀念。
  2. 不识将军何用揖,元非进士底须称: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份的不满和自嘲。“不识将军何用揖”意味着他不理解为什么一个将军需要用行礼来表达敬意,而自己作为一个普通士兵,不需要这样的礼节。“元非进士底须称”则表示他认为自己即使不是进士(即科举考试中的第一名),也不需要过分炫耀或自夸。
  3. 归寻城郭浑如鹤,只欠袈裟便是僧:这里的“城郭”指代的是繁华的城市,诗人通过比喻说自己就像一只鹤一样,回到了家乡,但城市的生活让他觉得如同被囚禁一般。“只欠袈裟便是僧”则是说,他觉得自己虽然回到了故乡,但是仍然没有找到心灵的归宿和平静,就像是一位僧人一样,缺少了内心的安宁。
  4. 书册至今成粪土,夜窗犹对短檠灯: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学习的执着和现在的无奈。“书册”指的是书籍和文献,“至今成粪土”意味着这些书籍和文献已经变得毫无意义,甚至像垃圾一样被丢弃。“夜窗犹对短檠灯”则表达了诗人在夜晚的时候,依然会对着微弱的灯光读书,尽管环境艰苦,但他仍然保持着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
  5. 赏析:整首诗通过对自身遭遇和心境的描写,展现了一种深刻的孤独感和失落感。诗人借助对家乡、身份、教育和生活的反思,传达了一种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同时,诗人的语言简洁而富有力量,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罗公升的《感怀》以其独特的情感色彩和深邃的内涵,展示了一个文人在乱世中的内心世界。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经历的记录,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探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