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炉峰十载馀,重来相对雪消初。
湖中怒长阳侯气,林外先生佛子庐。
鼎镬梦回山屐在,尘埃业重草堂疏。
匆匆未副登临愿,终拟诛茅赋卜居。
这首诗是诗人在雪后登临庐山时所作。首联写诗人与庐山的别后重逢,时隔十载,今日重来,只见满山积雪,初消未融。颔联描写庐山的景色:湖中怒涌着阳侯之气(指江水),林外长满了先生、佛子庐三处名胜古迹。颈联写诗人梦回梦中梦见自己穿着山屐在山上行走,感叹人生如梦幻泡影;尘世的功名利禄,使人感到疲惫不堪,故在草堂疏疏落落,显得十分清贫。尾联抒发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他急切地希望早日实现自己的隐居愿望,终拟诛茅赋卜居。
注释:
- 炉峰:即江西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南。
- 阳侯:传说中的河神。
- 鼎镬(hàn):古代烹煮食物用的铁锅。
- 鼎镬梦归: 指梦中回到过去的生活。
- 业重:事业繁忙。
- 草堂:指草堂寺,在庐山东南麓。
- 诛茅: 杀茅,砍伐茅草,以筑屋为家。
赏析:
这首诗描绘出一幅庐山雪霁图,画面清新自然,意境幽远高远,表达了诗人对庐山的热爱之情。诗人通过对庐山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观的描写,展现出庐山的雄伟壮丽和神秘莫测。同时,诗人也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淡薄和对山水自然的向往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山水诗。